文房四宝

(wenfangsibao)大约从宋代起,将纸、笔、墨、砚称为文房四宝,从考古材料看,西汉早期已有植物纤维纸,1986 年,在甘肃天水放马滩一座西汉早期墓中,出土纸质地图一幅,纸面平整光滑,用细黑线绘制山、河流、道路等图形,这是目前最早的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后,促进了造纸业的发展。到两晋南北朝,纸张已代替简、帛的地位,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唐代造纸手工业遍及全国,其中安徽宣州府出产一种用檀树皮和稻草制成的纸,具有质地柔韧,洁白平滑,吸水性强等特点,宜于毛笔书画使用,人称为宣纸,有“纸寿千年”的声誉。宋代开始用竹造纸,纸的消费也急剧增大。

墨是书写绘画的色料,在殷墟出土的商代陶片和兽骨上有用墨书写的文字,但不知是用天然石墨(石炭)还是用烟灰作原料制的墨。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一些小圆块状的墨,是已知最早的烟墨。当时不能用手直接拿墨在砚石上磨,而是用研石压着来研磨。东汉出现较大的制墨作坊。贾思勰在

《齐民要术》中留下了最早的一篇讲制墨工艺的《合墨法》,他强调要用纯烟、精筛和熟捣,这是因为墨的黑度与炭黑的纯度及颗粒大小有关,炭墨越纯,粒子愈细,则墨色越黑亮。宋代在传统的用松烟制墨的基础上,发明用动、植物油烟、漆烟、石油烟制墨,沈括在《梦溪笔谈》中称石油烟制墨“黑光如漆,松墨不及了”。油烟墨很快得到书法家的青睐。

{ewc MVIMAGE,MVIMAGE, !99900320_0070-3.bmp}

毛笔是我国独特的书写绘画工具,可能在新石器时代已使用毛笔,当时一些彩陶上的花纹就能看出笔的笔锋,甲骨文中的“聿”(笔)字象一手握笔的样子。目前发现最早的毛笔实物是在湖南长沙、湖北荆门、河南信阳等地战国墓中出土的。甘肃武威出土一支东汉毛笔,笔头的芯及锋用黑紫色硬毛,外覆以较软的黄褐色毛,既便于蓄墨又刚柔相济,更适宜于书写。唐宋时,安徽宣州制的“宣笔”(又叫徽笔)因选料精简,加工细致而名噪天下。

砚以发墨快,不损笔,不易干涸,易于洗涤和雕刻精美为上乘。陕西西安半坡和姜寨等地发现新石器时代后期石研磨器,可能是砚的始祖。目前所知最早的石砚是在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中出土的。汉代有石砚、陶砚、铜砚等,魏晋南北朝出现了瓷砚,唐代烧制三彩砚,山西绛州还用汾河泥加以漂洗淘澄,烧制成澄泥砚。当时广东端溪、安徽歙溪的石材已被用来制成著名的端砚、歙砚。宋代普遍使用石砚,在甘肃洮州(今临潭县)的洮河,有一种碧绿色的石块,制成石纹如海涛翻滚的洮河砚。上述端砚、歙砚、澄泥砚和洮砚被称为中国四大名砚。

(齐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