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农民战争

(yuanme nongmin zhanzheng) 元顺帝至正十一年(1351)四月元政府征募 15 万民工整治黄河,民工们在河工地上挖出一个独眼石人,应验“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的谶语,引起骚动。五月,民间宗教白莲教首领刘福通、韩山童召集 3000 教徒借骚动在颖州颖上县祭天地,组织武装起义,因机事不密,韩山童被捕杀。刘福通与韩山童之子韩林儿逃出,率徒众占领颖州城,随即发展成 10 万多人,称红巾军,又叫香军、红军。渐在今安徽、河南、河北地区形成势力。长江、汉水流域徐寿辉、彭莹玉也乘机而起, 在蕲黄地区形成势力。还有李二、郭子兴等也相继而起,以上均为红巾军系统。南方张士诚、方国珍两股不属红巾军的势力也兴起。元末农民起义的原因主要有:①元朝社会组织的方式具有较强的民族色彩,居民以民族和被征服先后划分等级,引起了不满,民族矛盾突出。原中原王朝统治下的人,以恢复大宋朝为号召,极能形成势力。②民间宗教势力强盛,宗教组织有利于组织民众,宣传思想。③元王朝的统治愈来愈腐败,朝内斗争激烈,朝外大地主、大官僚兼并土地、欺压百姓,老百性不堪忍受侮辱,很早就有“天高皇帝远,民少相公多,一日三遍打,不反待何如”等民谣传播。至正十一年十月徐寿辉在蕲水建立天完政权,即帝位,占有湖广、江西北部、江浙、川陕地区,拥 10 余万众。后分裂,部将陈友谅杀徐寿辉,至元二十年在武昌建大汉国。明玉珍次年在成都建立夏政权。至元十七年张士诚在高邮建大周国, 次年刘福通拥韩林儿,在亳州(今安徽亳县)建大宋国,并北伐,势力最盛时“东逾齐鲁,西出函秦,南过闽广,北抵幽燕”(《高丽史》卷 39《恭愍王世家》)。不久因部下叛乱而致溃败。至元二十三年刘福通被张士诚杀死, 至元二十六年朱元璋沉韩林儿于长江,大宋国灭亡。经 16 年的相互作战,最大势力只余朱元璋一支,至元二十七年他命将北伐,次年灭亡元朝。元末农民暴动的根本意义在于它适应了社会矛盾发展的要求,虽然它打碎了元朝的统治机器,破坏了元代社会结构,但它又在元朝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更能适应社会发展的稳定体,完善了社会组织与机构,因此,它是一种发展。

(张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