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骚动

(Misaodong) 1918 年 7—9 月因米价暴涨而引起的日本民众暴动。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落后的农业生产和迅速发展的工业之间矛盾突出,粮食供应紧张。日本政府为干涉俄国革命,出兵西伯利亚,大量收购军粮。地主、资本家、米商大搞囤积居奇,市场粮食奇缺,米价暴涨。1918 年夏,米价比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上涨 4 倍,人民生活急剧恶化,引起民众不满。1918

年 7 月 23 日,富山县下新川郡鱼津町渔民妇女首先展开反对米商外运粮食的斗争,妇女们陆续起来进行要求降低粮价、救济穷人的运动。8 月 3—5 日, 鱼津、滑川、东水桥等地发生包括男子在内的数百人骚动,与警察发生冲突。8 日,斗争扩展整个富山县。报纸很快报道富山县事件,斗争迅速波及大城市。8 月 10 日夜,京都、名古屋两市发生袭击米店的骚动,以此为转折点, 斗争迅速发展到全国。至 8 月 15 日,大阪、神户、横滨、东京等全国大城市都发生暴动。这些城市的居民举行集会,发表演讲,要求降低米价,袭击米店和高利贷者、奸商住宅,捣毁警察署,与前来镇压的军警发生搏斗。8 月16 日起暴动蔓延到小城镇、农村和矿山。民众袭击地主和富豪,煤矿工人用炸药对付军队的镇压。9 月 17 日,明治煤矿起义被镇压标志着此次米骚动最终失败。米骚动共持续 57 天。全国一道三府四十三个县中,除青森、岩手、

秋田和冲绳之外,都有骚动。直接参加斗争的群众估计达 70 万人以上,数万

人被拘捕,其中 7700 余人被起诉。至 1918 年底,被判刑者有 2600 余人。米骚动是群众自发的运动,沉重打击了反动统治阶级,使寺内内阁被迫下台, 促进了工农群众革命觉悟的提高,对以后革命斗争高涨影响甚大。

(金相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