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和夷狄

(huaxia he yidi)春秋战国时期中原诸族自称为“华”、为“夏”, 并将诸少数族称为“蛮夷戎狄”,简称之为“夷狄”。战国以前,戎狄蛮夷实际上没有区别,此后才把这些称呼分配到四个不同的方向,称为东夷、北狄、南蛮、西戎。春秋时期诸侯国所谓的“攘夷”,实际上包括了整个的戎狄蛮夷。华夏是以夏、商、周族为主干的中原诸族。华夏集团和夷狄集团在许多方面有重大区别。在社会经济发展上,华夏以农业经济为主,夷狄则多是迁徙无常的游牧部族。在日常生活服饰上,华夏族人多数是头著冠、发著笄,衣右衽;夷狄族人服饰样式则丰富多采,如发式,居于北方的戎狄是“被

(披)发”,吴越地区的土著是“断发”,西南诸族是“盘发”或“编发”。诸族的服装样式也多不相同。在语言上,华夏与夷狄的差别更大,有些少数族与华夏交往,必须“重译而至”(《淮南子·泰族训》)。在风俗习惯上两者也多不相同,如夷狄有火葬之俗,与华夏的土葬不同。一般来说,在春秋时代,华夏诸族往往和夷狄交错杂居。夷狄对华夏族的诸侯国构成过很大威胁。夷狄攻打周王朝,“伐京师,入王城”(《左传》僖公十一年),还曾攻灭邢、卫、温等国,甚至侵伐晋、郑、齐、鲁等较大的国家。春秋前期, 为了消除夷狄给华夏诸侯国造成的很大影响,霸主们往往提出攘夷。齐桓公为救燕国,曾经起兵讨伐山戎,一直打到孤竹国。狄人攻灭卫国的时候,齐桓公曾派 300 辆兵车、3000 名甲士替新立的卫国守卫。狄人攻灭邢国,齐桓公出兵救邢,并将邢迁移到安全地带。经过长期的交往、斗争,夷狄逐渐和华夏融合。春秋中、后期,有些夷狄小国逐渐被华夏诸侯国兼并,加速了汉族与其他少数民族相互融合的历史进程。

(晁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