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种事例:可能存在的例外情况:成本递减

我们以往的例证符合于第一(a)命题,即需求的增加提高价格。然而, 我们经常也可以看到,需求增加的后果却是大规模生产的经济效益和成本递减。对于这一情况,应如何解释?

良好的理论应该照顾到全部事实。因此,我们必须坦白地承认,我们的第一个命题可能失效并且有例外的情况。当然,我们可以指出,许多需求增加所导致的成本减少的重要事例,实际上代表着供给曲线的永久性的向下移动,而不是沿着一条向下倾斜的供给曲线所作出的向下变动。这样,我们在一定程度上,挽回了面子。

上述的事例可以用政府对于先进的战斗机需求的增长加以说明。最初的几架战斗机必须在实验室中试行制造。它们是手工制造的,其单位价格非常昂贵。然而,在试制过程中学到的技能大大降低其单位成本。即使需求再度降低到原有的水平,价格也不会回到原有的水平。在图 18A—5 中,当我们沿着 EE'箭头运动时,我们的运动并不是沿着供给曲线所作的可以逆转的运动,而是供给曲线以不可逆转的方式从原有的 SS 向下移动到 S'S'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即使需求再度囵复到 DD,价格也处于低于 E"点。

这里所论述的事例并不真正属于第一个命题,而应该属于涉及供给曲线移动的第二个命题的范围。该命题的结论与我们的最终结果相一致:即供给的增加将降低价格和增加数量。(请比较一下图 18A—5 中的 E 点和 E"点) 然而,这里所论述的事例仍然是不寻常的,因为供给曲线的移动是由需求曲线的移动所引起的。

在经济史上,部分地由于市场扩大所导致的技术改良、成本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的重大事例屡见不鲜。物品的质量不断提高,而价格越来越降低。这就是“在于中学”的例证。

关于那种真正属于可以逆转的大规模生产经济效果的事例——即回复到小规模生产会重新使成本上升的事例——我们如何解释?这是我们竞争的供给和需求模型的困难所在。在这种情况下,完全竞争不可能存在。而往往是

一个生产者(垄断者)或少数生产者(寡头)控制了某个行业。以后几章将要说明这种情况普遍存在于现代制造业,而且还要分析当少数具有递减成本的厂商扩大到占据了大部分市场时,价格和数量会发生什么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