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衡条件:每种物品每 1 美元的边际效用相等
如果我作为一个消费者要用我在市场上购买的各种物品来得到最大满足,那么,必须具备的基本的均衡条件是什么?我们说,消费者购买各种物品是为了使他的效用,或满意与享受的量达到最大化。我们能说明这种最优化决策的规律是什么吗?可以肯定,我并不期望我所购买的最后一个鸡蛋和我所购买的最后一张唱片给我提供的边际效用正好相等。因为一张唱片的价格远高于一个鸡蛋。稍加思索便可以想到:较合理的作法应该是,如果一种物品的价格两倍于另一物品,那未,我所购买的前一种物品应该能带来两倍于后一种物品的边际效用。
简言之,如果我把我的消费作了如此安排,以致每一物品给我所带来的边际效用都与其价格形成相同的比例,那末,我就可以得到保证:我从我的购买行为中得到了最大的满足或效用。用经济学者的话来说,在这一点上, 我处于消费者均衡。这个均衡的基本条件可以表述如下:一个具有固定收入而面临一系列既定市场价格的消费者,只有按以下方式安排时,能达到最大满足或最大效用之点(或均衡):
每元的边际效用相等的规律。对每一种物品——如鸡蛋或唱片——的需求会达到如此的程度,以致花费于它的每 1 元(或每一分钱)所得到的边际效用正好等于花费于任何
其他物品——如成包或音乐会——的每 1 元(或每一分钱)所得到的边际效用。
为什么这条规律能够成立?如果某种物品每 1 元能够提供更多的边际效用,那末,把钱从别的物品花费中转到该物品上去,我会得到好处——直到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使得该物品每 1 元的边际效用同其他物品每一元的边际效
用相等为止。如果某种物品每 1 元提供的边际效用少于其他物品,那末,我
将购买较少的数量,直到每 1 元物品所提供的边际效用上升到其他物品的水平为止。①
① 注意:可以看到,图 19—3 附表中第(3)竖行的边际效用的总和,如果从某一点以上算起,必然等于第
- 直行的该点所示的总效用量。[例如,4+3+2 等于第(2)行所表示的 9。读者试找出 4+3 等于第(2) 行的什么?]在第 19— 3(b)图中,边际效用曲线下的面积,用方块(或平滑曲线下的面积)来表示,必然等于(a)图的总效用曲线的高度——这种相等是就物品的某一数量而言的。所有这一切都可以说明,任何一点的总效用等于从开始算到该点的边际(或添增的)效用的总和。
① 然而,现代经济学者发现:使用哪一种具体方法来衡量效用在解释价格一数量需求曲线上并不是特别重要的。某些经济学家仍然感到用内省的方法方便。而另一些经济学家希望把观察人们在不确定情况下行为的方式作为衡量边际效用的标准(第二十二章的附录将继续探讨这种方法)。现代大多数经济学家很可能认为,在消费者需求理论中,关键的问题是某一种情况是否比另一种情况具有更多的总效用。 这些经济学家之所以关心效用的数值,仅在于比较效用的“大小”;他们喜欢使用本章附录中论述的“无差异曲线”。不论使用上述哪一种方法,都可以具有充分的理由来得到市场需求曲线的一般性质。 无论采取上述哪一种方法,需求理论都既不需要对个人间增加的效用进行比较,也不需要对不同心理的效用进行比较。
① 在经济学的某些地方,物品单位的不可分割性是重要而不能忽视的问题。例如,卡迪拉克轿车的单位不
象豌豆的单位那样小,因而它的不可分割性就很重要。假设我买了一辆卡迪拉克轿车而决不会买第二辆。这样,第一辆车的边际效用必然大于同样数量的金钱购买其他物品的边际效用,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我才购
这个消费者均衡的基本条件可以用不同物品的边际效用(Mu)和价格 P 以如下简单的方式表述:
第一种物品的Mu = 第二种物品的Mu
P1 P2
= 第三种物品的Mu Λ Λ = 每 1 元收入所提供的共同数量的 Mu
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