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尽的研究

更详尽的研究使简单的运算变得精致了,但得出的结论却是类似的。表36—1 给出了爱德华·丹尼森分析 1948—1981 年间增长源泉的研究结果。在这一期间,国民生产总值的平均年增长率为 3.2%,投入(资本、劳动和土地)的增长每年贡献 1.1 个百分点,而“总要素生产率”——产量的增长减去所有投入的加权总数——为平均每年 2.1%。因此:

美国产量增长的大约 1/3 可以归之于劳动和资本的增长,其余 2/3 是可以归之于教育、创新、规模效益、科学进步以及其他要素所导致的余留额。

增长的源泉(1948-1981 年)

要素对实际GNP 增长的贡献

作出贡献的要素

百分点(每年)

占总体的百分比

实际GNP

3.2

100

投入的贡献

1.1

34

资本

0.5

15

劳动

0.6

19

土地

0.0

19

总要素生产率

2.1

66

教育

知识和其他

0.6

19

要素的进步

1.5

47

表 36—1 教育和知识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了资本使用增长

核算技术的研究把产量的增长分解成对其有贡献的诸要素。这些研究发现,资本仅仅是一个作用有限的贡献者,占国民生产总值增长总额的 1/6 左右。教育、技术变革和其他要紊贡献了国民生产总值增长总额的 2/3,人均产量增长额的 4/5(资料来源:爱德华 F·丹尼森“美国生产率增长的中断”,

《经济学杂志》1983 年 3 月)。

增长核算方法在理解经济增长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果。例如,许多人奇怪, 为什么像日本或苏联这些国家近几十年的增长比美国快得多。

学者们用增长核算法揭示了这个难题的一些令人吃惊的答案。战后的大部分时期中,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以每年 10%的惊人速度增长,要素分解表明,这部分是由于投入的增长非常迅速。此外,与其他工业国家相比较,日本在这个时期的技术变革极其迅速。

对苏联的增长的分析显示出一种不同的类型,正如上一章的讨论所预示的那样。自从 1930 年左右的巨大进展以后,苏联每年以近乎 5%的步伐增长

着。然而,高速增长率似乎主要来自于强行要求资本和劳动投入的增加。苏联在上半个世纪中的技术变革步伐估计不会快于美国。

保留意见虽然增长核算方法是一个有力的工具,但是,有些经济学家不大放心这种技术。增长核算有点像完全竞争理论:它作出非常严峻的假定, 从而取得有利的结论。但是,有些假定是有疑问的。从增长核算的最精确的形式来看,它假定:市场是竞争性的;技术变革与资本或劳动相分离;工人的相对工资等于他们的相对的边际生产率:企业总是使用最好的技术;等等。这些假定虽然没有一个有可能是完全精确的,但是,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说它们是完全违反事实的,因此,增长核算方法很可能是在这个不完善的世界上能够找到的,说明经济增长的一个好的向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