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长的核算办法

① 自工业革命以来,经济学家们就一直关注于发明的影响问题。本章的工具使我们能够分析发明的形式和一个竞争性经济中的增长问题,这里有两个例子:·马克思曾经预言,在资本主义进程中,资本利润率会下降。工人阶级将会贫困化。但是,运用生产要素一价格边缘,你可以看到这是一个过于悲惨的预言。如果利润率下降,那么实际工资率必然上升。由于发明必然使 f-p 曲线外移,如果生产要素 之一的价格陡然下降,则会令人惊讶不已。·今天有人认为,机器人和机器将使人类在经济上过时。按照这一悲伤的观点, 人 类将重演马在历史上扮演的角色——从一种关键的经济要素变为仅仅是一种奢侈品。为了分析这种观

对经济增长的详细研究依赖于所谓的增长核算,这种方法不是我们在第六和第二十章遇到的那种资产负债表或者国民产值核算,而是一种详尽无遗地说明导致我们所观察到的增长趋向诸因素的方法。

在图 36—2 所示的简单模型中,产量增长可以分解成三个独立的源泉: 劳动(L)的增长、资本(K)的增长以及技术变革本身。暂时忽略技术变革, 规模收益不变的假定就意味着 L 和 K 每增加 1%,将会导致产量增长 1%。

设 L 增长 1%,K 增长 5%,很容易便以为 Q 将增长 3%,即 1 和 5 的简单平均数,但这是错的。为什么错了?因为两种生产要素贡献于产品的,并不是同等份额:全部产品约为 3/4 以工资形式归之于劳动,只有 1/4 的产量归之于财产,作为它的利息一利润份额,这就意味着,L 的增长率的权数 3

倍于 K;因此,正确的答案是,Q 每年将增长2%( 3 1% 1 5%) 。在投入

= 4 × + 4 ×

的增长中,我们还要加上技术变革,从而得到全部的增长源泉。因此,产量的年增长率服从增长核算的基本关系:

Q 增长的% = 3 1

4 (L 增长的%)+ 4 (K 增长的%)+T.C.

式中 T.C.代表移动图 36—2 中的DD 曲线从而提高生产率的技术变革(或

3 1

者说总的要素生产率),如果生产要素的相对份额改变的活,式中的 4 和 4

自然要被新的分数所取代。

如果我们想说明人均增长率,问题就更简单了,因为我们可以不把 L 作为一个独立的增长源泉考虑。现在,假定资本取得产量的 1/4,我们有

Q 增长的% = 1 ( K 增长的%) + T.C.

L 4 L

这一关系式清楚地表明,在技术变革为零的情况下,资本深化是如何影响人均产量的。人均产量的增长率将仅仅是人均资本增长率的 1/4,反映了收益递减的作甩。

还有最后一点:我们可以度量 Q 的增长、k 的增长、L 的增长以及 K 和 L 的份额。但是,我们怎么能够度量 T.C.(技术变革)?我们不能度量。我们必须把 T.C.推想为对产出和投入的其他要素计算以后的余额或剩余物。因此,如果我们考虑上面的等式,T.C.是由减式计算得到的:

T.C.= Q增长的% − 3 (L增长的%) − 1 (K增长的%)

4 4

现在我们可以提出有关经济增长的至关重要的问题:人均产量增长的哪些部分是由于资本深化?哪些部分是由于技术进步?社会进步主要是凭借节俭和放弃当前的消费吗?或者,我们的不断提高的生活水平是发明家的聪明才智和创新者一企业家的大胆有为所取得的成果?

数字例子 作为开始,只需把 1900—1984 年期间有代表性的数字代入上面 Q/L(即人均产量)的增长方程中。1900 年以来,L 每年增长 1%,K 每年增长 3%,而 Q 每年增长 3.2%。因此,运用算术,我们发现:

点,只需考虑到机器人是一种不同类型的资本品。经济的机器人 化就表明,发明将会是高度劳动节约型的, 结果是实际利息率将会上升到这样一种程 度,以至工资大幅度下降,那么,在美国自动化进程中需要注视的关键变量就是资本 利润率和实际利息率的变动。

Q 增长的% = 1 ( K 增长的%) + T.C.

L 4 L

变成

2.2 = 1 (2) + T.C.= 0.5 + 1.7

4

从而在每年人均产量的增长率 2.2%中,大约 0.5 个百分点是由于资本深化,而一个令人震惊的 1.7%是来源于技术进步(或者用更准确的说法, 来源于“总要素生产率”,其中包括知识的进步、规模的经济效益以及一系列其他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