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力平价论

汇率的上下波动有时似乎看来并没有明显的原因。对于它的变动可以作出什么解释?

有一种已经获得广泛应用的理论,这就是购买力平价论。这一方法考察各个不同国家的相对价格水平并把它们作为解释在可伸缩汇率制度下汇率的线索。大卫·李嘉图在 1817 年左右,瑞典的 G·卡赛尔在 1916 年左右,都曾经作过这方面的研究。根据购买力平价论(PPP),如果在长期中,一组不同种类的物品在德国的售价是 25 德国马克(DM),而同一组物品在美

国的售价为 10 美元,那未,汇率将会达到每美元 2.5 德国马克。

购买力平价论还可以用来预测汇率对特殊事件的反应。假设美国和德国在每美元 2.5 马克时处于均衡状态。现在,假设美国通过国内的货币供给

(M)的膨胀,使它的一切价格加倍,又假设德国对它的M施加限制,使它的价格水平保持稳定。那么,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条件下(例如,保持充分就业、没有新发明、没有农业歉收、没有关税或没有爱好的改变),新的DD 和SS会相交于原有汇率的两倍之处,即每美元 1.25 马克,美元降值的程度等于它的价格水平上升的程度。

其中的道理并没有特别复杂之处。当我国的全部工资和价格正好加倍时

(M在这里加倍,以便提供所需资金),按照也同样加倍了的新的汇率,我们能够购买数量完全相同的进口货物和卖出数量完全相同的出口货物。这就好像原有的每 1 美元现在被称作 2 美元一样。

近年来,购买力平价论受到了严格的检验。有证据表明,在价格大幅度波动的时期(特别是在剧烈的通货膨胀时期),汇率的变动正如购买力平价论所预测的那样,另一方面,在实行浮动汇率的过去 12 年中的大部分时期里

——动荡来自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大部分工业国家仅仅经历了温和的通货膨胀——购买力平价论在预测汇率波动方面情况非常糟糕。换一种方式来说, 实际汇率,即按照国内价格水平修正以后的相对汇率,发生了很大的变动。这种情况将会特别表现在 1979 年以后的美元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