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兰

(Li Shanlan,1811~1882)清代著名学者。字任叔,浙江海宁人。我国第一本介绍西方近代植物科学的《植物学》一书,就是由李善兰和英国人韦廉臣合作编译的。《植物学》的内容是根据英国植物学家林德利

(J.Lindley)所著的《植物学纲要》(Ele-ments of Botany)中的重要篇章编译而成,全书共 8 卷,约 35000 字,有插图 200 多幅,1858 年上海墨海

书馆出版。他首创译了“植物学”一译词。早在 2000 年前,《周礼·地官·司徒》一篇中已有“植物”这个名词,李善兰把英语 Botany 一词译为“植物学”, 比以前许多译名更为确切,沿用至今。《植物学》书中介绍了植物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包括植物的地理分布、植物体内部组织构造,各器官形态和功能以及植物的分类方法等。他的译著中把我国一些古老的名词和近代植物学的科学内容巧妙地结合起来,赋予了新的含义,他将雌蕊译为心,将雄蕊译为须,并介绍了它们的形态和生殖过程中的生理变化。此外他还创译了细胞、萼、瓣、心皮、子房、胎座、胚、胚乳等名词。分类学上的中译名“科”以及伞形科、石榴科、菊科、唇形科、蔷薇科、豆科⋯⋯等许多科的名称均由他首创。李时珍(Li Shizhen,1518~1593)明代医药学家。字东璧,号濒湖,湖北蕲州人(今湖北蕲春县)。世代业医,祖父是走街串巷的铃医,父亲是当地名医。他幼时常随父上山采药,获得了不少动、植物和医药知识。14 岁中秀才,但以后 3 次参加举人考试未中,遂立志学医。1551 年被聘为楚王府奉祠正,掌管良医所,后入京城太医院。他发现过去本草书“⋯⋯玉、石、水、土混同,诸虫、鳞、介不别,或虫入木部,或木入草部”,存在着名称、分类混乱现象,认为应重新编写,但遭到太医院官员指责,谓他“擅动古人经典,狂妄已极”。他于 1561 年辞官,返回故里,立志重修本草。他

参考了近 800 种有关文献,并走遍大江南北作实地考察、收集验方、采集药

材标本、摹绘图象,经过 27 年的努力,三改其稿,终于在他 61 岁(1578)

时完成《本草纲目》这部巨著。全书 25 卷,约 190 万字,收集药物 1892 种,

其中植物药 1167 种,动物药 478 种,附图 1160 幅,分动、植物为:草、谷、

菜、果、木、虫、鳞、兽和人等 11 部,部下又分类,在各类下,分别记述若干植物或动物。《本草纲目》不仅总结了中国明代中期以前的药物学知识和用药经验,纠正了以往本草书中的许多错误,而且也是一部内容丰富的动、植物分类学著作。他将有些同科的植物接连排列,如山草类中将属于桔梗科的沙参、荠尼和桔梗排在一起;在芳草类中将属于伞形科的柴胡、前胡、防风、独活等植物排在一起。他初步认识到植物界存在着由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的自然等级,分部、类即相当于纲、目的概念。记述动、植物时注意到“正名”与“别名”,以最早著录者为正名,余为别名,这在一定程度上统一了生物的名称。该书在 17 世纪传入日本,约 18 世纪传入欧洲,并相继被译成日、朝、德、法、英、俄、拉丁等多种文字,对世界医药界和植物学的研究产生了很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