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抗原

(tumor antigen)是细胞癌变过程中出现的具有免疫原性的许多新的大分子的总称。可分为肿瘤特异性抗原和肿瘤相关性抗原两大类。经物理因素、化学物质或病毒等诱导的实验动物肿瘤,在其癌变细胞表面均出现不同于正常细胞或其他肿瘤表面的新抗原,这类抗原称为肿瘤特异性抗原。宿主的免疫系统能把它识别为“异己”抗原,对其发生体液免疫或细胞免疫。这类抗原已在近交系动物中通过肿瘤移植排斥反应实验得到证实。另外,自 1975 年创立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以来,采用检测肿瘤细胞表面抗原决定簇技术,已先后证明人类的黑色素瘤、结肠癌等肿瘤细胞表面有特异性抗原存在。另一类是肿瘤相关性抗原,这类抗原物质并非肿瘤细胞特有的,但在细胞癌变时,其含量明显增加。由于只有量的变化,因此缺乏严格的肿瘤特异性。主要有:(1)与肿瘤有关的病毒抗原。研究证明,人类的某些肿瘤可能与病毒有关,如鼻咽癌的瘤组织培养物中有疱疹病毒样的颗粒,而宫颈癌与人类疱疹病毒 Z 型有关。(2)胚胎性抗原。这类抗原在出生后逐渐消失或存留量极微。但某些恶性肿瘤可使人体细胞返祖,产生胚胎性抗原。该抗原可存在于肿瘤细胞表面,也可分泌到血流中,成为诊断肿瘤的重要标志。如甲胎蛋白(AFP)是胎儿血清中的正常成分,在出生后几乎消失,但当人的肝细胞癌变时,又可重新出现。目前 AFP 的检测已广泛应用于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与普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