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膜

(plasma membrane)是细胞表面的一层有弹性的薄膜,也叫质膜。它包围着原生质(protoplasm)——细胞核和细胞质,是细胞与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的门户。细胞膜与构成细胞器的内膜在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上基本一致,统称生物膜(biomembrane)。

细胞膜的化学成分主要有脂类、蛋白质、糖,另外还含有水分、少量无机盐和微量核酸。脂类和蛋白质占细胞总重量的 90%以上,二者的比例随细胞种类不同而有很大差异,一般细胞的膜脂与蛋白质之比约为 50∶40,膜蛋白有数十种之多。膜功能越单一,所含蛋白质的种类和量越少,例如神经髓鞘主要起绝缘作用,它的脂与蛋白质重量之比约为 79∶20,仅含 3 种蛋白质。细胞膜糖含量占 2~10%。脂类主要有 3 种:磷脂、胆固醇、糖脂。不同于一般的脂,它们都是“兼亲性”分子,即有一个极性的亲水的“头部”(如磷脂分子上的磷酸、胆固醇的环戊烷菲、糖脂上的寡糖链),另外有一个非极性的疏水的“尾部”,它们是脂肪酸、神经鞘脂等脂类基团。这种兼亲性的脂分子在适量的水相中能自发形成双层,尾对尾,头部朝向水,成为生物膜的基本框架。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它们是酶、表面抗原、受体、运输蛋白等。有的表面牢固地结合着若干脂分子,称脂蛋白。更有许多蛋白质与糖链共价结合,称糖蛋白。糖链通常是由几个到十几个单糖残基或其衍生物组成的分枝寡聚糖,一个蛋白质分子可以结上好几条寡聚糖链。也有少数是超过 20 个单糖组成的多糖链。常见的单糖有 D-葡萄糖、D- 半乳糖、D-甘露糖、岩藻糖、乙酰氨基葡萄糖、乙酰神经氨酸(唾液酸)等10 多种。由于糖链长短不一,糖基之间糖苷键的位置有多种,又有α、β构型之分,糖链还有多种形式的分枝,致使糖链结构复杂多变,种类不计其数。糖链的结构包含着特定的信息,在细胞信息传递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对质膜的分子结构,本世纪以来提出过多种模型,各有侧重。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质膜的基本结构是脂双分子层中镶嵌着蛋白质,多数横跨质膜,叫内嵌蛋白(intrinsic protein),有的在质膜内外表面,叫外周蛋白

(peripheral protein),脂和蛋白质分子所结合的糖链伸向质膜外表面。脂双分子层基本上是连续的,近年发现在某些生理状况下,局部区域不饱和脂增多,双层被打乱,也有时出现六边形管形结构。

蛋白质与脂双层的结合有以下几种方式:内嵌蛋白有的是呈α-螺旋的单条多肽链,也有的在膜中多次折叠,例如 AMP 环化酶、离子通道;内嵌蛋白都是疏水氨基酸段埋在脂双层内,亲水氨基酸出露在膜外;外周蛋白有的以非共价相互作用吸附在跨膜蛋白上;有的与膜脂分子上的脂肪酸、磷酯酰肌醇等共价结合,免疫受体、癌基因产物蛋白质属于这种情况。质膜具有不对称的特点,内外两层脂的组成不同,蛋白质分布亦不相同。质膜具有流动性。膜脂分子的特殊性质决定了生物膜实际上是液晶态。长条形的脂分子平行排列,极性部位结合着水层,还有蛋白质嵌入,因此排列较稀疏。脂和蛋白质分子不停地运动,或侧向扩散,或旋转、上下弹动,脂分子还能摆动、缓慢地“翻跟头”,致使 75%左右脂分子排列不整齐,整个体系有序度低,呈流动性。生物膜的液晶中夹杂有小块固态结晶,是蛋白质表面牢牢裹着的界面脂。不同种类的脂还组合成有序度不同的“板块”彼此镶嵌。液晶态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它柔韧、流动、易变,酶、受体等能方便地在膜上移动和

变构,也便于物质通透、细胞运动,容易代谢更新。液晶体系对刺激和信号反应格外灵敏,能够迅速地定向传递能量和信息。所以质膜适度的流动性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质膜的流动性受到体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首先是生物膜自身的化学成分。不饱和脂肪酸多、烃链短的膜流动性较大。胆固醇则有双向作用,一方面限制磷脂分子尾部的运动,使膜流动性降低;另一方面,晶态的膜加胆固醇后流动性增加,细胞利用胆固醇调节膜局部的流动性。此外,H+使膜流动性增加,Ca2+使其下降。外界因素中,低温显著地降低膜流动性,低温时膜向晶态转变。培养大肠杆菌实验证明,当膜的液晶态少于 10%时,该菌不能生长,停止分裂。人的体温不能降得过低,低温麻醉不得低于 30℃也是这个道理。细胞膜的流动性有正常的生理性变化,分裂期(M 期)膜流动性最大, 间期 G1 和 S 期(DNA 复制)流动性最低。

生物膜分子结构的一般模型

细胞还能调节自己膜的化学成分来适应环境。据观察,鹿的腿部细胞, 以及一些耐寒植物的细胞,在冬季时细胞膜含有更多的胆固醇和不饱和脂肪酸,以对抗寒冷引起的膜流动性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