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量遗传学
(quantitative genetics)研究数量性状遗传变异规律的遗传学分支学科。1900 年孟德尔遗传规律再发现后,以韦尔登(W.F.R.Weldon)为首的统计学派认为,非连续变异受孟德尔规律支配,而连续变异则不受孟德尔规律支配,也不能沿用孟德尔方法研究。相反,以贝特森(W.Beteson)为首的孟德尔学派则认为,连续变异不遗传,只有非连续变异才能遗传,所以,孟德尔的原理和方法,普遍适用于遗传的变异。1918 年,统计学家和遗传学家费希尔(R.A.Fisher)在《根据孟德尔原理的亲缘间相关》一文中指出:生统学派的结论,只需根据孟德尔遗传规律就可圆满解释;但是,由于对连续变异不能明确分类,所以不能用孟德尔方法研究。为了有效地分析连续变异, 费希尔进一步发展了生物统计的方法,创立了方差分析法,现已成为数量遗传分析的最有力工具之一。这样,经过费希尔等人的工作,保持了两个学派的所长:孟德尔学派提供了对连续变异分析必须依据的遗传学原理;生统学派提供了对连续变异进行有效分析的方法。在这基础上的研究表明,数量性状是由许多效应可加的微效基因控制的,其遗传行为符合遗传的基本规律, 对环境变异很敏感。所以,数量性状呈现连续变异。由于动、植物多数经济性状和人类遗传病多属数量性状,所以动、植物品种的改良和人类遗传病的治疗,都与数量遗传学的研究密切相关。此外,生物的进化主要是由连续的微小变异累积引起的,因此,连续变异可能是生物进化的基础。数量遗传学主要是利用方差-协方差分析法,将群体数量性状的表型变异,剖分成具有不同遗传性质的若干遗传分量和环境分量,估算出一些遗传参数,以阐明群体的遗传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