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虫
扁形动物门,吸虫纲(Trematoda)动物习称吸虫。全部为寄生种类,对人畜危害很大。吸虫适应寄生生活方式,神经感官退化,消化道不发达,但产生了吸盘,可吸附寄主体上。生殖力强,生活史复杂,个体发育中经数期幼虫,幼虫可进行幼体生殖。呼吸是靠分解体内的糖原释放能量,维持其生理活动,为厌氧呼吸,这是寄生虫的一个特点。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是寄生在人体门脉系统及肠系膜静脉中一种小型吸虫,对人类危害严重。血吸虫病流行于长江流域和长江以南地区。日本血吸虫于 1904 年发
现,我国湖南马王堆出土古尸的肝中查到了日本血吸虫卵,证明在 2000 多年前我国已有血吸虫病。日本血吸虫为雌雄分体,体呈线状,雄虫短粗,长 10~ 20 毫米,腹侧有一抱雌沟;雌虫细长,多位于雄性的抱雌沟内。虫体前端有口吸盘和腹吸盘,雌虫产卵,卵内发育成带纤毛的毛蚴,随粪便排出,在水中毛蚴孵出,遇钉螺(Oncomelania)即钻入其体内,故钉螺为日本血吸虫的中间宿主。在螺体内,毛蚴发育成胞蚴,胞蚴又产生第二代胞蚴,后产生尾蚴,离螺体,密集水面游动。遇人则钻皮肤侵入寄主体内,随血流经心肺, 到达肠系膜静脉中,发育为成虫,约 1 个月后,即可产卵。血吸虫寄生,使人肝脾肿大,最终导致肝硬化、腹水,死亡率极高。据最近统计,全国有血吸虫病流行的县 370 个,已有 263 县消灭了血吸中病。主要措施是灭卵、灭钉螺和个人防护。卫氏并殖吸虫(Poragonimus westermani)是寄生在肺中的肺吸虫,寄生于人体,于 1879 年发现,能大量损伤肺部组织,使人咯痰咯血,成为胸、肺脓肿。体呈椭圆形,长约 10 毫米,背腹扁平。2 精巢在体后左右排列为其结构特点。卵随病人痰排出,在水中孵出毛蚴,侵入黑螺
(Melania)体内,经胞蚴、雷蚴、尾蚴。尾蚴离螺体再侵入第二中间宿主华溪蟹(Sinopotamon)体内成囊蚴,此蟹种类多,在山区习见。人由于吃华溪蟹而感染肺吸虫。寄生在人小肠内的姜片虫(Fasciolopsis buski),体椭圆形,长可达 30 毫米,中间宿主为隔扁螺(Segmentina),由荸荠、菱角感染人。肝片吸虫(Fasciolahepatica)寄生在牛羊胆管内,中间宿主为锥实螺(Lim-naea);华枝睾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寄生人、猫、狗、猪等胆管内,第一中间寄主为沼螺(Parafossarulus),第二中间寄主为鲤科的淡水鱼。
卫氏并殖吸虫 肝片吸虫(A)和华枝睾吸虫(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