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伯逊氏易位
(Robertsonian translocation)一种特殊的染色体易位现象。指两个同源或非同源的近端着丝粒染色体断裂之后相互融合,成为一个中部或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结果染色体数目减少,但臂数不变(图 1)。此种现象于1916 年为罗伯逊(W.Robert- son)所发现,故名。一般认为,在哺乳动物的核型进化中,着丝粒融合(特别是罗伯逊氏易位)是较普通的一种形式。例如,生活在以色列的竹根鼠(Spalaxehrenbergi)约有 25 对染色体,其中
B 组染色体有 4 对(B1、B2、B3、B4)。检查 4 种不同群体(Ramla,Sa'ar, Dafna 和 Yiftah)的 B 组染色体,发现它们分别含有 8 对、6 对、2 对和对近端着丝粒染色体,显示出这组染色体通过罗伯逊氏易位,由近端着丝粒染色体两两融合而变成中部着丝粒染色体的核型进化情形(图 2)。
图 2 根竹鼠 4 个群体的核型图,示通过罗伯逊氏易位的进化a.Ramla 群体(8 对近端着丝粒染色体)
b.Sa'ar 群体(6 对近端着丝粒、1 对中央着丝粒染色体) c.Dafna 群体(2 对近端着丝粒、3 对中央着丝粒染色体) d.Yiftah-ramim 群体(4 对中央着丝粒染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