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勃

(O.H.Warburg,1883~1970)生物化学家,生于德国弗赖堡、曾在柏林大学学习化学,1906 年获博士学位,又在海德堡大学学习临床医学,1911 年又获医学博士学位。1913 年进凯撒-威廉生物研究所学习细胞生理学并开始关于生命有机体的研究。1918 年任该所教授。1931 年任该所所长,直至逝世。在 65 年的科学生涯中,瓦勃对近 60 个专题进行过研究,发表论文数百篇。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是细胞呼吸、光合作用和肿瘤代谢,并创造了一系列相应的研究方法和技术。其中,对细胞呼吸研究的开拓性工作使他荣获 1931 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早在海德堡大学学医期间,他便开始注意细胞呼吸问题。20 年代初他设计出一种通过氧消耗量来测定细胞呼吸速率的瓦氏测压计。用这种仪器和一种简便易行的组织薄片法结合,可以精确测定活细胞呼吸过程中生化反应的起点和终点,瓦氏呼吸计后来在细胞呼吸研究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自 1914 年以来,瓦勃陆续在海胆卵、酵母及其他细胞中发现一种含铁的呼吸酶并断定其含铁的部分是酶的催化部分(后来知道这种酶就是细胞色素氧化酶)。1932~1936 年,他从酵母中提取出黄素蛋白,证明这是一种氧化还原酶,其辅基为核黄素与核苷酸结合而成的黄素单核苷酸

(FMN)。1938 年他又分离出多一个核苷酸的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1936 年瓦勃发现了烟酰胺核苷酸辅酶(NAD 和 NADP),证明它们是多种脱氢酶的辅酶。瓦勃的工作影响许多实验室研究辅酶和维生素的关系,促使呼吸链逐步得到揭示。在光合作用方面,瓦勃的主要成就是引入量子概念。他对肿瘤代谢的研究也是当时的先驱。瓦勃的实验室以高效而严谨的学风著称。他不愧被誉为当时最有造诣的、影响着一代生物化学家的少数几个重要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