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皮质
(cerebralcortex)为覆盖于大脑半球上的一层灰质,各处大脑皮质厚度不一,运动区最厚,枕极最薄,平均厚约 2.5 毫米。在个体发育过程中, 由于灰质的大量增加,皮质面积不断扩大,而大脑又为颅腔容积所限,于是大脑半球表面出现许多凹陷的沟与凸起的回,因而大脑半球表面积得以大为增加,成人大脑皮质的总面积约 0.22 平方米,约含有 140 亿个神经元。大脑上最大的裂为大脑纵裂,将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每一大脑半球的外侧有一深长的横裂,叫外侧裂。大脑半球的后端有顶枕裂。此外,由大脑半球顶端向外侧裂伸出的沟叫中央沟。中央沟前方与外侧裂上方的区域称为额叶, 外侧裂下方区域称为颞叶,中央沟后方至顶枕裂间区域称为顶叶,顶枕裂后方较小区域称为枕叶。脑岛(insula)深藏在大脑外侧裂里。顶、枕、颞叶之间的分界线是假设的。每一脑叶内又可分成许多脑回,如中央沟前方的长回为中央前回(躯体运动中枢所在),中央沟后方的长回为中央后回(躯体感觉中枢所在)等。大脑皮质是神经系统的最高级中枢,其不同部位具有不同的机能:有管理躯体运
大脑皮质的沟、回、叶及重要神经中枢
- 躯体运动中枢 2.躯体感觉中枢 3.语言中枢 4.视觉中枢 5.听觉中枢A.外侧裂 B.中央沟 C.顶枕裂 F.额叶 O.枕叶 P.顶叶 T.颞叶
动的区域,如中央前回的运动区等;也有管理不同感觉的区域,如中央后回的感觉区、颞叶的听区、枕叶的视区等(图)。大脑皮质通过两条下行路径管理躯体运动,即锥体系与锥体外系。锥体系发动运动,锥体外系协调运动。此外,大脑皮质边缘叶为调节内脏活动的主要部位。在高等动物,条件反射主要是大脑皮质的机能。
基底神经节(basalganglion)是大脑半球基底壁内的厚灰质团块,位置靠近脑底,所以称为基底神经节。基底神经节的主要部分为纹状体
(striatebody)。纹状体包括尾状核(caudatenucleus,在丘脑之上)及豆状核(lentiformnucleus,在丘脑两侧)。尾状核呈弯羊角形,前端粗,尾端细,弯曲并环绕丘脑;豆状核位于尾状核与丘脑外侧,又分为苍白球
(globuspallidus)和壳核(Putamen)。在豆状核、尾状核及丘脑之间的白质为投射纤维,称为内囊。内囊是大脑皮质与下级中枢联系的通道。在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及鸟类等低等脊椎动物大脑皮质不发达,无锥体系统,纹状体即为最高的运动中枢,起着相当于哺乳动物大脑皮质运动区的类似机能。纹状体与丘脑组成中枢神经系统的高级部位。鸟类的纹状体较发达。在哺乳动物,由于大脑皮质和锥体系统的发展,纹状体的机能重要性即逐渐减少。只对躯体运动的协调起重要作用。此外,纹状体与丘脑、下丘脑联合构成非条件反射的高级中枢,对复杂的本能行为的完成起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