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的进化
(behavioral evolution)动物的行为和动物的结构、功能一样,都是进化的产物,其推动力是变异和自然选择。动物经过许多世代的选择、演化后,才成为现在的形态以及与以前不同的行为。通常,最简单的行为可能是最原始的;复杂的行为可能是近代发生的。不过,行为进化的研究不能从存留的化石得到证据。目前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研究动物行为的个体发育,即按形态学或解剖学中的重演论(或称生物发生律),从幼小动物的发育追索其原型。例如,大马哈鱼的祖先原营淡水生活,至今仍须自海洋溯河产卵洄游;鳗鲡的祖先原生活在海中,其后代仍须降河入海产卵。二是对动物分类系统中亲缘关系相近物种的行为进行比较,以推断有关行为的进化过程。雀科中很多蜡嘴雀属的雄鸟,在求偶时常叼着草茎或羽毛,草茎或羽毛是筑巢的材料,鉴于雄蜡嘴雀也参与筑巢、抚幼,因此,一般认为它的求偶行为来自筑巢行为。在求偶中,鸣禽亚目,雀科的雄斑胸草雀(Poephilaguttata) 常在栖木上磨喙;而同一亚目文鸟科的白腰文鸟(Lonchura striata)和斑文鸟(L.punctulata)的求偶行为是在栖木上采取的姿态好似鞠躬,但不磨喙。两者的比较,说明文鸟的求偶姿态已经仪式化,在行为的系统发育上可能是来源于雀科的斑胸草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