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

(largeintestine)消化管的一部分。在右髂窝处连接回肠末端,起始部为盲肠,末端终于肛门。人大肠全长约 1.5 米,可分盲肠,阑尾、结肠和直肠,其形态特点为表面有三条与大肠纵轴平行的结肠带,乃由肠壁纵行肌增厚而形成,由于结肠带缩短了肠管长度,由此形成有横沟隔成的结肠袋。在结肠带附近有大小不等的脂肪突起称肠脂垂。阑尾和直肠则没有这些特点。

盲肠(caecum)为大肠起始部,位于右髂窝内,长 6~8 厘米,上通升结肠,左接回肠,在回肠末端通入盲肠处有粘膜皱襞,称结肠瓣,可防止大肠内容物逆流。

阑尾(appendix)为附属盲肠的一段肠管,粉红色,呈蚯蚓状结构,又叫蚓突。长短、形态因人而异,一般长 7~9 厘米,开口于盲肠。直径约 0.5~ 1 厘米,末端为盲端,近端开口于盲肠后内侧壁。因此盲肠内容物,可经此口入阑尾。肠腔狭窄,管壁结构与结肠相似,粘膜无绒毛,上皮主要为杯状细胞及粒状细胞,固有膜内肠腺较少,淋巴组织和淋巴小结很发达,有时侵入粘膜下层,以致粘膜肌层很不完整,粘膜下层含大量淋巴组织及脂肪细胞, 肌层内环行,外纵行两层平滑肌,外膜为浆膜。近来研究认为阑尾为免疫有关的器官而非退化残余器官。

直肠(rectum)为大肠的末端,位盆腔内,人直肠全长约 12~15 厘米。上接乙状结肠,下穿盆膈终于肛门,以盆膈为界,上部为直肠盆部,以下为肛管。直肠有两个弯曲,上部弯曲凸向后,与骶骨方向一致,称直肠骶曲, 距肛门 7~9 厘米,下部弯曲凸向前,称直肠会阴曲,距肛门 3~5 厘米。直肠的构造已失去大肠的特点,下部肛管有 6~11 个纵行皱襞,称肛柱。相邻两个肛柱下端之间有半月形粘膜皱襞相连,称肛瓣,各肛瓣连成齿状线。齿状线下有光滑的环形面的痔环,为粘膜与皮肤移行部分。

粘膜层 上皮为单层柱状,夹有大量杯状细胞,在齿状线处单层柱状上皮转变成复层立方上皮及未角化的复层鳞状上皮,痔环下为角化的复层鳞状上皮。固有膜含丰富的单管状肠腺,由杯状细胞组成。肛门附近有环肛腺(大汗腺)和孤立的淋巴小结。在直肠下部,有丰富的静脉丛,瘀血则静脉曲张, 形成痔。粘膜肌层内环行,外纵行两层平滑肌,在齿状线附近消失。

粘膜下层 为疏松结缔组织,内含血管,静脉丛丰富,还有淋巴管,神经和脂肪细胞。

肌层 为结肠内环、外纵两层平滑肌的延续。内环肌在肛管处形成内括约肌;近肛门处外纵肌的外周有骨骼肌形成的外括约肌。

外膜 上部前面与两侧面为浆膜,其余部分为纤维膜。大肠杆菌

(Escherichiacoli)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大小 0.5×1~3 微米。周身鞭毛, 能运动,无芽孢。能发酵多种糖类产酸、产气,是人和动物肠道中的正常栖居菌,婴儿出生后即随哺乳进入肠道,与人终身相伴,其代谢活动能抑制肠道内分解蛋白质的微生物生长,减少蛋白质分解产物对人体的危害,还能合成维生素 B 和 K,以及有杀菌作用的大肠杆菌素。正常栖居条件下不致病。但若进入胆囊、膀胱等处可引起炎症。在肠道中大量繁殖,几占粪便干重的1/3。兼性厌氧菌。在环境卫生不良的情况下,常随粪便散布在周围环境中。若在水和食品中检出此菌,可认为是被粪便污染的指标,从而可能有肠道病

原菌的存在。因此,大肠菌群数(或大肠菌值)常作为饮水和食物(或药物) 的卫生学标准。大肠杆菌的抗原成分复杂,可分为菌体抗原(O)、鞭毛抗原

  1. 和表面抗原(K),后者有抗机体吞噬和抗补体的能力。根据菌体抗原的不同,可将大肠杆菌分为 150 多型,其中有 16 个血清型为致病性大肠杆菌, 常引起流行性婴儿腹泄和成人肋膜炎。大肠杆菌是研究微生物遗传的重要材料,如局限性转导就是 1954 年在大肠杆菌 K12 菌株中发现的。莱德伯格

(Lederberg)采用两株大肠杆菌的营养缺陷型进行实验,奠定了研究细菌接合方法学上的基础,以及基因工程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