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节动物门

(Annelida)身体由许多节构成,称为分节,体节与体节间由体内的隔膜分开。大多数环节动物的体节形态基本一致,称同律分节。身体分节,体内一些器官,如循环、神经、排泄等也按体节重复排列。分节不但增强了运动机能,也是身体各部生理分工的开始。各体节的机能进一步分化,不同部分体节发生形态改变,即从同律分节转变为异律分节。进一步发展,动物体有可能分化出头、胸、腹,所以,

图 1 疣足

分节现象是动物演化过程中朝向高级阶段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大多环节动物的体节都生有几丁质的硬毛,称为刚毛(setae),可以辅助运动。海产种类的体节两侧的体壁向外突出,形成扁平薄片状的疣足(parapodium),有运动和呼吸功能。疣足上有成束的刚毛。由于疣足适应不同功能,在结构上变异较大。

图 2 蚯蚓横切(模式图)1.上皮(外胚层)2.肌层(体壁中胚层)3.真体腔 4.肌层(脏壁中胚层)5.肠上皮(内胚层)

从环节动物开始,体壁和消化道之间出现了一个较大的空腔,即次生体腔,又叫真体腔(coelom),是由胚胎时期的中胚层形成的腔。即中胚层内部产生腔,继续发展,其内层与内胚层合成肠壁,外层与外胚层形成体壁。因此真体腔位于中胚层的内外层之间,完全为中胚层包围。体壁内面和肠壁外面都有由中胚层发育形成的肌肉层和单层细胞的体腔膜。真体腔出现,促进内脏器官相应发展和完善,循环系统出现。环节动物为闭管式循环,即血液始终在血管内流动。运动迅速,消化机能完善,代谢作用增强,促进了排泄器官进一步发展,形成了后肾管(metanephridium)。典型的后肾管是一团细的排泄管,外被结缔组织,一端开口在体腔,称肾口,一端开口在体表, 称肾孔,可将体内的代谢产物排出体外。

图 3 环节动物的索式神经(蚯蚓)

神经系统较扁形动物的梯式神经更为集中。体前端咽背侧有 1 对脑神经

节,左右有神经与咽腹侧的咽下神经节相连接。由此沿腹中线向后伸出由 2 条纵神经合并形成的腹神经索,在每一体节内都有一膨大的腹神经节。腹神经发出多条神经,通到体内各部,调节感觉和运动。这种形式的神经系统, 似一条索链状,故称索式神经或链式神经。

海产种类多为雌雄异体,无固定生殖腺,精子和卵由后肾管或体壁裂缝排出,个体发育中有一似陀螺形的担轮幼虫(trochophore),具口和肛门, 体中部有 2 纤毛带,排泄器官为原肾管。有些种类可进行横分裂或出芽等无性生殖。淡水和陆生种类为雌雄同体,有固定的生殖腺和生殖导管。结构复杂,无幼虫期,直接发生。

环节动物约有 13000 种,包括蚯蚓、沙蚕、蚂蟥等,生活在海水、淡水、土壤及陆地潮湿环境中,分布较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