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的纯培养技术

纯培养(pure culture)是指在同一培养物或一管菌种中,所有的细胞或孢子都是生物分类中的同一个种。严格说,是在培养基上由一个细胞分裂、繁殖所产生的后代。

自然界的微生物均混杂存在,为获得某种微生物,需采取一系列措施将其从混杂菌群中分离为纯培养;由于周围环境、空气、用具、操作者体表均有大量微生物存在,为获得和保持纯培养,在分离、培养过程中,必需严格操作,以防止杂菌污染。纯培养技术包括灭菌、消毒技术和分离接种过程的无菌操作技术。

灭菌、消毒 培养基、器皿、接种工具的彻底灭菌,环境及某些材料的消毒,是防止杂菌污染,保证纯培养的关键步骤。常用方法如下。

干热灭菌 通过加热使蛋白质变性或凝固,或直接烧死菌体。又分为: 1.烧灼灭菌:直接用火焰烧灼用具上的杂菌,如接种时在火焰上灼烧接

种工具、试管口、瓶口等,或焚烧废弃的带菌物品。

2.烘箱灭菌:玻璃器皿、接种用具、手术器械经包装后,放电热干燥箱中,升温至 160~170℃,1~2 小时,可彻底杀灭杂菌。灭菌后的物品保持干燥,带包装存放备用,不易污染。但应注意温度及时间均不可超过上述规定, 否则包装纸被烤焦,不宜使用。

湿热灭菌 直接煮沸或用饱和水蒸汽的高温进行灭菌或消毒。常用的方法有高压蒸汽灭菌、间歇灭菌、巴斯德灭菌、煮沸消毒等。

  1. 高压蒸汽灭菌(autoclaving):亦称饱和蒸汽灭菌。是医疗保健、发酵工业及微生物实验、科研中常用的灭菌方法。利用水的沸点随水蒸汽的压力增加而上升所产生的高温,达到灭菌的目的。常用的灭菌装置为高压灭菌锅,是用铝、铁等金属制成的可密闭容器,可承受一定压力(一般耐压为 5 公斤/厘米 2),分为手提式、立式及卧式等。加热后锅底的水不断产生蒸汽, 待冷空气排除后,使完全密闭,温度即可随蒸汽压力而上升。常用于培养基、水等灭菌,1.05 公斤/厘米 2(15 磅/英寸 2),即温度 121℃,15~20 分钟即可。使用高压锅在升压前必须充分排除冷空气,才能保证压力上升与温度上升相一致;到达所需压力(温度)必须保持恒温,到达恒温时间后,切断电源,待压力缓缓下降至零点,方可排汽、开盖。

  2. 间歇灭菌:在没有高压灭菌锅时,采用常压间歇蒸煮的方法灭菌。即

将待灭菌的培养基等放在蒸锅内,经 100℃热蒸汽蒸 3 次,每次 30~60 分钟。第一、二次蒸后放 25~30℃恒温过夜,以使未杀死的芽孢萌发,待第三次蒸后,即可达到灭菌的目的。但此法较麻烦,且会使培养基营养成分破坏,在设备允许的情况下,不宜采用。

  1. 巴斯德灭菌:由巴斯德首创。即在 60℃条件下保持 30 分钟,可杀死致病微生物而保持营养成分不被破坏。因仅杀死致病微生物,故又称巴氏消毒法。常用于牛乳、啤酒等食品的消毒。

  2. 煮沸消毒:把物品直接放在清水中煮沸,5 分钟以上可杀死全部营养细胞,15~20 分钟或在水中加入 1%碳酸钠,效果更佳。用于带菌物品、器皿的初步清洗。

接种室、接种箱的灭菌和消毒

  1. 紫外光照射:一般实验室使用 30 瓦紫外光灯,距桌面约 1 米,工作前

清洗桌面,照射 20~30 分钟即可保持无菌状态。使用紫外灯灭菌,一定要在工作开始前关闭,以免损伤皮肤及粘膜。

  1. 化学药剂消毒:接种室及接种箱使用前后均需用 2~3%来苏水或 5%

    石炭酸擦洗及喷洒,以增强紫外线的杀菌效果。

  2. 硫磺或甲醛熏蒸:较大的接种空间,可用硫磺熏蒸。用量为每平方米空间

    3~4 克。熏蒸前先将地面及墙面喷洒少量水,将硫磺放金属器皿中再加热。甲醛熏蒸需用高锰酸钾做氧化剂。通常每立方米空间用 6~8 毫升 40% 甲醛(市售福尔马林),4~5 克高锰酸钾。室内打扫擦净后,将高锰酸钾放在容器中(玻璃、陶瓷器皿),然后倒入甲醛(不必加热)。以上熏蒸均刺激呼吸道、眼等处、操作者应迅速离开,过夜后方能入室工作。

无菌操作技术(aseptic technigue)培养基、器皿、用具等经灭菌后, 在无菌环境中(接种室、接种箱)将含菌材料接种到培养基上的操作过程, 即无菌接种操作。

接种是微生物学实验研究及生产的关键,严格的无菌接种操作,才能保证上述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否则将导致杂菌污染,工作失败甚至纯种丢失。

试管斜面接种操作示意 接种环的火焰灭菌(1)左手夹住试管(2) 灼烧接种环(3)拔出棉塞,夹在小指、无名指上,管口过火(4)取菌、接种,接种后在火焰上方迅速塞好棉塞

无菌操作技术的掌握需经严格训练,具体方法需在实践中学习,以下仅说明操作要点。

  1. 进行无菌检查:培养基、器皿等使用前应抽样检查。将无菌培养基抽样置 37℃培养 2 天,观察有无杂菌生长。在培养皿中倒入熔化的固体培养基, 冷凝后放同样条件下培养及观察。

在接种室(箱)中定期用固体培养基倒平板,打开皿盖 5 分钟,加盖后放温箱中培养。在灭菌前后各做 2~3 个平板,观察接种室(箱)污染及灭菌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1. 操作过程建立无菌概念,注意防止杂菌污染:已灭菌的培养基、器皿使用中应注意保持无菌,不可随意打开皿盖;瓶(管)口的棉塞及移液管等, 使用前均不可暴露在空气中甚至弃置桌面。取放试管培养基时,切勿平放或倒置,以免棉塞被沾湿,导致污染。在气流小的情况下,空气中的杂菌也可随灰尘落下,故接种时管口、瓶口、培养皿等均不可垂直暴露,应充分利用酒精灯火焰周围的无菌区,操作应迅速、准确。

  2. 注意保持无菌环境:接种中凡使用过的带菌用具、器皿,如移液管、试管、菌液等,不可随手弃置桌上,应浸泡在 5%来苏水中或置放在固定的容器中。接种环等接种工具,在每管接种前后均应充分灼烧灭菌,否则将直接导致杂菌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