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魏石门之战
秦国在秦献公时开始进行改革,废止了殉葬制度,“初行为市”,“为户籍相伍”,并推行县制。到秦献公晚年,国力转弱为强。公元前三六六年, 魏在武都(一作武堵,又称武城,在今陕西华县东)筑城,为秦所败;接着秦又打败韩魏联军于洛阴(今陕西大荔东南),秦开始战胜魏于河西一带①。公元前三六四年秦进而攻入河东,在石门(今山西运城西南)大败魏军,斩得首级六万,由于赵出师救魏,秦才退兵。这是秦国第一次大胜利。挂名的
① 参考河北省文物管理处《河北省平山县战国时期中山国墓葬发掘简报》,《文物》一九七九年第一期。
② 《史记·周本纪》说:“考王封其弟于河南,是为桓公,以续周公之官职。桓公卒,子威公代立。威公卒,子惠公代立,乃纣其少子于巩以奉王,号东周惠公。”据《正 义》引《述征记》和《括地志》,分封东周惠公的事在周显王二年。据《史记·赵世家》,赵成侯八年“与韩分周为两”。赵成侯八年正是周显王二年,可知东周的分裂出来,是 由赵和韩两国促成的。《韩非子·内储说下篇》载:“公子朝,周太子也,弟公子根甚有宠于君。君死,遂以东周叛,分为两国。”《韩非子·难三篇》有段话与此略同,只是“公子朝”作“公子宰”。如此说来,东周是出于公子根反叛而独立。《韩非子·说疑篇》又说:由于滑之“为祸难”,“故周威公身杀,国分为二”。《吕氏春秋·先识览》也说:“周威公薨,肂九月不得葬, 国乃分为二。”可见东周的分裂,又由于内乱。赵韩两国是乘西周的内乱,帮助少子在东部独立,就“分周为两”了。据《韩非子》记载,东周惠公当是西周戚公的少子,和西周惠公是昆仲,《周本纪》把他说成是西周惠公的少子,是错误的。《汉书·古今人表》东周惠公,注“威公子”,是可信的。《周本纪》把东周惠公说成出于分封,不是出于叛立,是掩饰之辞。据《韩非子》,西周惠公名朝或宰,东周惠公 名根;据《周本纪》,东周惠公居于巩以奉王,而《周本纪·索隐》引《世本》又说:“西周桓公名揭,居河南;东周惠公名班,居洛阳。”大概东周叛立时在巩,洛阳为周天子所 居,因为东周惠王以“奉王”为名,洛阳也就属东周了。苏秦是东周洛阳人,见《史记· 苏秦列传》。《战国策·燕策一》载苏秦对燕王说:“臣东周之鄙人也。”可知洛阳确属 东周。
① 《六国年表》载秦献公十九年败韩魏洛阴,《资治通鉴》误作洛阳,胡三省 《注》谓即成周之洛阳,大
误。当时秦不可能攻到河南洛阳。
天子周显王为此向秦祝贺,秦献公有了“伯”的称号(《史记·周本纪》)。次年,秦攻魏的少梁(今陕西韩城西南),赵又出兵来救(《史记·赵世家》)。魏依靠赵的救援才挡住秦的攻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