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木器和漆器工艺的大发展

竹木器和漆器与人民生活关系密切,随着经济的发展,这时有很大发展。由于南方多竹林,楚国使用竹器是较多的。这时竹器有斫削而成的,又有加工雕刻的,更有劈成蔑丝而编织成的,而且常常经过髹漆而成为漆器。近年战国楚墓中出土的竹器,可以见到当时竹器工艺的高超。春秋、战国之际楚墓曾出土一双竹筷(现藏湖北宜昌博物馆),是目前所见最早的竹筷,长短粗细以及上方下圆的式样,和我们今天所用的都相同,可知我们这种用筷作食具的习俗,确实历史悠久,这种式样的竹筷至少已有二千五百年的历史了。楚墓出上的竹枕,有素面的,也有方形镂孔和鸟形刻纹,黑漆作底而饰有红黄两色云雷纹的。楚墓还发现有竹席、竹笥、竹箱、竹盒、竹筐、竹

篮、竹扇等,都是用蔑丝编织而成。蔑丝编成的花纹有人字纹、回字纹、十字纹、矩形纹以及透空的菱形纹,更有用彩漆蔑丝编成工细图案的,工艺水平高超。

楚墓出土漆器很多,大都是木胎,实际上都是木器而经髹漆的,种类繁多,遍及生活的各个领域。如家具有床、几、禁、案、俎等,容器有笥、箱、盒、奁、匣、豆、樽、壶、杯、耳柸、卮等,葬具有棺、笒床、木俑、镇墓兽等,饰物有座屏、木鱼、木球、木壁等。此外乐器、兵器以及建筑上和舟车上的构件也都有髹漆。总的说来,楚墓出土的漆器,胎骨有木、竹、夹纻、皮革、藤的。夹纻胎的数量不多。皮革胎的是盾和甲,藤胎的是矛柲。漆的颜色有黑、朱、黄、紫、白、绿等十多种,大体上是用各种矿物质配合而成, 往往在器物上用各色的漆画成各种图像和图案。通常以黑漆为地,以朱漆和其他各色漆描花,主要为几何纹和龙凤纹。其中如湖北江陵雨台山楚墓出土

的鸳鸯豆,盖和盘合成一只鸳鸯,木雕而用红、黄、金、黑诸色漆绘,极其生动而精致,是一件杰出的精品。

北方各国出土的漆器不多,洛阳金村墓中曾有奁、盒等器出土,边缘常有镶金银或铜的,即所谓“金铜扣”。此外辉县固围村墓中发现有夹纻胎漆鉴,器形较大。

值得注意的是,这时人们已逐渐应用木案和漆案,反映了生活方式的进步。古人席地而坐,有几无案,盛食物的器皿放在地上,坐在地上饮食。在古文献中,案开始见于《考工记·玉人》,是一种有玉饰的木案。从考古发掘的出土文物来看,漆案开始较多地出土于战国墓中。自从有了案,食物就可以放到案上以供饮食。后来汉代就沿用这种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