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三晋和秦图谋向中原开拓

三晋列为诸侯以后,就图谋向中原地区开拓。当时楚已北上夺到不少郑国土地,楚军的前锋已经到达大梁西南的榆关一带,因而引发三晋和楚的冲突。公元前四○○年三晋联军南下伐楚,攻到桑丘而回(《六国年表》,《楚世家》作“乘丘”),这又是魏文侯所主持。《吕氏春秋·下贤篇》以魏文侯“南胜荆于连隄”和“东胜齐于长城”相提并论,连隄即指方城而言,桑丘当在方城附近。公元前三九九年楚把榆关归还郑(《六国年表》),当是在三晋的压力下归还的,因为榆关原是郑地,是沟通南北的重要关塞,成为三晋和楚的争夺目标。公元前三九一年三晋又大败楚于大梁、榆关(《史记·楚世家》)。从此大梁便为魏所有,但榆关仍在楚的手中,直到公元前三七五年才为魏攻取。这时魏已进一步取得襄陵(今河南唯县)等邑。当时齐也图

② 魏将,《水经·瓠子水注》引《纪年》作翟角,《水经·汶水》引《纪年》误作翟员。赵将,《吕氏春秋·不广篇》作孔青,《水经·瓠水注》引《纪年》作“孔屑”。

① 苏时学《爻山笔话》认为《淮南子·人间篇》所述“三国代齐”的事,与《纪年》、《吕氏春秋》相合, 是正确的。他说:“据《淮南》所言,正虏齐侯之事实也。《注》言三国为韩、魏、赵,则与《纪年》同。其言求名于我,亦与未为侯时合,盖三家所以命为诸侯,以胜齐之功也,即此书(指《吕氏春秋》)所谓赏以上闻也。”

谋在中原开拓,公元前三九○年齐伐取魏的襄陵(《史记·魏世家》、《六国年表》)。

这时秦已控制函谷关(今河南灵宝东北),并于公元前三九○年在函谷关东北的陕(今河南三门峡西)设县(《史记·六国年表》),加强防卫。后来陕一度被魏所占有①。从此赵、魏、秦、楚四国之间就长时期展开了争夺中原地区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