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秦始皇的完成统一

秦始皇的登位和秦统一条件的成熟

秦始皇帝名政(或作正),是秦庄襄王的儿子。秦庄襄王是秦孝文王的中子,原来被作为“质子”押在赵国,很不得意。濮阳大商人(或作“阳翟大贾”)吕不韦到邯郸经商结识了他,认为“此奇货可居”,替他活动立为太子。公元前二五○年,秦孝文王去世,秦庄襄王即位,吕不韦做了秦的相国,封为文信侯,“食蓝田十二县”(《战国策·秦策五》),接着又“食河南洛阳十万户”(《史记·吕不韦列传》),随后又得燕的河间十城为封地(《战国纵横家书》二十五),权势盛极一时。公元前二四七年,秦庄襄王去世,儿子政即位。政即位时,年才十 三岁,什么事都由他的母亲(即太后)做主。相国吕不韦继续执政,并被尊称为“仲父”。

秦国自从卫鞅变法以后,集权的地主政权比较巩固,政府的法令能够贯彻,各级官府处理政务的工作效率比较高。荀况根据他的实地观察,指出秦的百姓“甚畏有司而顺”,秦的百吏“莫不恭俭敦敬,忠信而不楛”,秦的士大夫“不比周,不朋党,倜然莫不明通而公”,秦的朝廷“百事不留,恬然如无治”(《荀子·强国篇》)。三晋贫苦农民逃亡到秦国去的很多,东方六国有才能的人也纷纷来到秦国,正如李斯《谏逐客书》中所说:“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秦国历代执政大臣除了秦昭王时的樗里疾和魏冉以外, 大多是外来的“客卿”①。秦国本土关中平原,本来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汉代东方朔就认为“此所谓天下陆海之地(陆海是说陆上物产丰富如海),秦之所以虏西戎、兼山东者也”(《汉书·东方朔传》)。在长平大战前,赵豹认为赵不能战胜秦国,理由之一是“秦以牛田,水通粮”(《战国策·赵策一》),就是说秦国用牛耕田,利用河流运送军粮,因而经济力量强大。到秦始皇时,秦的幅员广大,人口众多,兵源充足,军队在数量上已占很大的优势。同时战斗力也强。从秦始皇墓陪葬坑中表演秦兵阵势的陶俑来看, 装备也是比较精良的。他们所使用的青铜箭镞,表面经过铬盐处理,埋在地下二千多年毫无锈蚀,色泽光亮,刃口锋利②。汉初晁错分析秦国所以能够兼并六国的原因是:“地形便,山川利,财用足,民利战”;而东方六国正好相反,“臣主皆不肖,谋不辑,民不用”(《汉书·晁错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