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魏马陵之战
公元前三四二年,魏国向韩进攻,韩向齐求救。齐威王根据田忌的建议, 对韩表示救援之意,坚定韩的抵抗决心,但并不马上出兵①。当魏韩打得筋疲力尽时,齐威王派田忌、田朌为将,孙膑为师②,起兵伐魏救韩。公元前三四一年,(续上页注魏惠王派太子申、庞涓为将,带了十万大军前来迎战。孙膑采用“减灶诱敌”的计策,逐日减少营地军灶数目,三天内从十万灶减到五万灶,再减到二万灶,制造齐军大量逃亡的假象,迷惑敌人。魏军果然中计,只以少数精锐轻装部队兼程追赶,到了马陵(今山东范县西南)。这时正好天黑,马陵道路狭窄,两旁多阻隘,魏军正好进入齐国伏兵的包围圈, 顿时“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结果魏军主力被全歼,太子申被俘, 庞涓自杀(《史记·孙子列传》)。《孙膑兵法·陈忌问垒篇》,具体说明了把许多战车和武器作为障碍物,怎样在急迫中歼灭“窘处隘塞死地之中” 的魏军,取得了“取庞涓而擒太子申”的战果①。这是魏国从来未有的惨败。
马陵之战,魏惠王“使庞涓将,而令太子申为上将军”(《史记·魏世家》)。《魏策二》说:“魏惠王起境内众,将太子申而攻齐。”《宋策》又说:“魏太子自将过宋外黄。”《孟子》评论说:“梁惠王以土地之故,
① 《齐策一》称建议者为田 思,即田忌,而《田世家》作孙子即孙膑,当以《齐策》为是,《史记》因推崇孙膑而改作孙子。
② 《田世家》作“田婴”,《集解》引徐广曰:“婴一作朌”。作朌为是。田朌战于马陵,见《魏世家·索隐》引《纪年》。《魏策二》记太子申为将攻齐,客谓公子理之傅曰:“太子年少,不习于兵,田朌宿将也,而孙子善用兵,战必不胜,不胜必禽。”
① 《孙膑兵法·擒庞涓篇》说:田忌采用孙膑“遣轻车西驰梁郊”的战略,使得庞涓“兼趣舍而至”,因而“击之桂陵而擒庞涓”。这里说桂陵之战擒庞涓,与《史记》记载不合。《史记》没有说庞涓参与桂陵之战。《孙膑兵法·陈忌问垒篇》载孙膑对答田忌,又谈论了他临时设置障碍、调配各种兵力的战略战术, “所以应猝窘处隘塞死地之中也,是吾所以取庞□(当缺“涓”字)而擒太子申也”。“取庞涓而擒太子申”,当指马陵之战。《史记·魏世家》、《田世家》、《孟尝君列传》和《六国年表》都说:马陵之战杀庞涓,虏太子申;《孙子列传》又说马陵之战庞涓自杀而太子申被虏。《战国策·魏策二》也说:“齐魏马陵之战,齐大胜魏,杀太子申,覆其十万之军。”《齐策一》又说:“田忌为齐将,系梁太子申,禽庞涓。”《史记》和《战国策》都说马陵之战魏以太子申和庞涓为将,《魏世家》说得更清楚:“使庞涓将,而令太子申为上将军。”《孟子·尽心下篇》说:“梁惠王以土地之故,糜烂其民而战之,大败,将复之,恐不能胜,故驱其所爱子弟以殉之。”所说“大败”,当指桂陵之战;下文又说“驱其所爱子弟以殉之”,当指马陵之战。因此《孙膑兵法·陈忌问垒篇》所说“取庞涓而擒太子申”,只能是指马陵之战。但是庞涓为什么在桂陵之战被擒,到马陵之战又被杀呢?可能他被擒之后曾被放回魏国,再度为将,如同春秋时秦将孟明视为晋军所俘,旋被释放,仍为秦将一样。
糜烂其民而战之,大败,将复之,恐不能胜,故驱其所爱子弟以殉之,是之谓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也。”(《孟子·尽心下篇》)。“大败”是指桂陵之战,“将复之”是指马陵之战,所谓“驱其所爱子弟以殉之”,就是指使用太子申为上将军,因为“恐不能胜”,使用太子申作为十万大军的统帅, 结果正如宾客谓公子理之傅所说:“太子年少不习于兵,田朌宿将也,而孙子善用兵,战必不胜,不胜必禽(擒)。”(《战国策·魏策二》)魏自从马陵之战惨败之后就一蹶不振了。在这次战争中,齐由田忌为统帅,孙膑为军师,擒杀了魏太子申和庞涓,《孙膑兵法·陈忌问垒篇》证实了这点。田朌是齐在前线指挥作战的主将,因此魏国史官所记的《竹书纪年》上所记战于马陵的齐将是田朌,田肦不仅战于马陵,到公元前三四一年五月田朌还在进攻魏的东鄙,围攻平阳(今河北临漳西南)。
公元前三四一年,魏国受到齐、秦、赵三国三面的进攻,魏国曾出师向秦反攻,又失败了。次年,魏国派公子印和秦卫鞅交战,公子印又受了卫鞅的欺骗,被俘虏了去,这是魏的又一次失败。公元前三三八年,秦又进攻魏的岸门(今山西河津南),俘虏了魏将魏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