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的变化及聚徒讲学和著书立说之风
“士”原是贵族的最低阶层,有一定数量的“食田”,受过“六艺”的教育,能文能武,战时可充当下级军官,平时可做卿大夫的家臣。到春秋后期,上层贵族已腐朽无能,只有士还能保持有传统的六艺知识。到春秋、战国之际,由于经济和政治的变革,文化学术相应地发生变革,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士就大为活跃起来。同时各国政府纷纷谋求改革,推行官僚制度,士的需要急增,于是平民中涌现出一批新的“士”,“士”逐渐成为知识分子的通称。
原来,只有贵族才有受教育的权利。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礼、乐、书、数是用来统治的工具,射、御则带有军事训练的性质。随着经济和政治的变革,对士的需要增加,教育也发生变化, 民间聚徒讲学的风气开始兴起。
孔子是春秋末年第一个聚徒讲学而有显著成就的大教育家和大思想家, 他将《诗》、《书》、《礼》、《乐》、《易》、《春秋》传授子弟,并有所阐释。《诗》、《书》、《礼》、《乐》原是贵族讲究的学问,《春秋》原是贵族子弟学习而从中吸取历史经验教训的,《周易》原是卜筮之书,孔子在传授中都有所阐释。孔子以“有教无类”为宗旨,弟子多到号称三千人, 其中“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史记·孔子世家》)。原来对“相礼” 和讲礼的知识分子有“儒”的名称,孔子当时也教导弟子为“儒”,如教导子夏“女(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论语·雍也篇》),因而孔子成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到春秋、战国之际,墨翟又起来聚徒讲学,发展成为一个有组织的集团, 当时称为墨者,后人称为墨家。墨家和儒家,曾经都成为“显学”。到战国时代,聚徒讲学成为一时风尚,著名的学者几乎没有不聚徒讲学的,而多数知识分子也把从师作为进入仕途的重要门径。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并兼记相关的弟子的言行。《墨子》是墨家的著作汇编,既有《耕柱》以下到《公输》等篇记述墨子及其重要弟子的言行,又有《兼爱》、《非攻》等篇阐述墨子学说的论文,更有《经》、《经说》、《大取》、《小取》等篇记述墨家学术的著作,还有《备城门》以下各篇叙述后期墨家防守战术的记载。从此著书立说,成为诸子争鸣的主要手段。
这时由于学习上需要,传写的各种古书比以前增多。又由于丝织业的发展,绢帛生产的增多,当时的书不仅写在竹简上,已开始写到绢帛上。绢帛便于抄写,也便于保存和携带。《墨子·明鬼下篇》说:“又恐后世子孙不能知也,故书之竹帛。”又说:“先王之书,圣人一尺之帛,一篇之书。”
《墨子》所说竹帛之书,主要是指周、燕、宋、齐等国的《春秋》。这时许多大学者都有较多的藏书,例如墨子“南游使卫,关中(即扃中)载书甚多”
(《墨子·贵义篇》);“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庄子·天下篇》)。书籍收藏和流传的增多,有助于当时学者们聚徒讲学,开展学术讨论,著书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