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迁都大粱后的形势

自从魏国迁都到了大梁,战国的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各国间拉拢与国的活动空前活跃起来。就在魏迁都大梁这一年,魏惠王曾和韩昭侯在巫沙(今

① 《水经·河水注》说:“左会浮水故渎。故渎上承大河于顿丘县而北出,东径繁阳县故城南。应劭曰: 县在繁水之阳。张晏曰:县有繁渊, 亦谓之浮水焉。昔魏徙大梁,赵以中牟易魏,故志曰:赵南至浮水繁阳,即是渎也。”《水经·渠水注》也说:“自魏徙大梁,赵以中牟易魏,故赵之南界,极于浮水, 匪(非)直专漳也。”

② 《水经·河水注月》引《纪年》云:“梁惠成王十三年郑釐侯使许息来致地:平丘、户牖、首垣诸邑。及郑驰地,我取轵道与郑鹿。”“驰地”当从王念孙、王引之读作“弛地”,《尔雅·释诂》云:“弛, 易也”。“弛地”即交换土地。郑鹿即白马口,《水经·河水注》论证甚明。黄式三《周季编略》以“驰地”为地名,以“与郑鹿”作“与韩以鹿”,都是误解。《永乐大典》本《水经注》作“驰地”,全祖望、赵一清、戴震等校本改作“驰道”,不确。

河南荥阳北)相会(《水经·济水注》引《竹书纪年》)。公元前三五八年, 赵成侯和魏惠王在葛孽(今河北肥乡西南)相会(《史记·赵世家》);次年,又在鄗(今河北高邑东)相会(《史记·魏世家》)。同年赵成侯到齐, 和齐威王相会(《史记·六国年表》)。同年魏国包围韩的宅阳,迫使韩昭侯和魏惠王在巫沙结盟(《水经·济水注》引《竹书纪年》)。由于魏国对于韩、宋、鲁、卫等国加施压力,到公元前三五六年鲁共侯(或作鲁恭侯)、宋桓侯、卫成侯、韩昭侯都入魏朝见魏惠王(《史记·魏世家·索隐》引《竹书纪年》)。同年赵成侯和齐威王、宋桓侯在平陆(今山东汶上北)相会(《史记·赵世家》、《田世家》),又和燕文公在安(或作阿,今河北高阳北) 相会(《史记·赵世家》,《六国年表·集解》引《竹书纪年》作燕成侯)。公元前三五五年,魏惠王曾入齐和齐威王会见,并曾一同到郊外田猎(《史记·田世家》);同年又和秦孝公在杜平(今陕西澄城东)相会(《史记·奏本纪》、《魏世家》)。各大国国君的会见如此频繁,就说明了这时期形势的紧张。大国国君相互会见,目的在于争取与国;大国迫使小国入朝,则是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