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齐灭宋、燕破齐和秦破楚及楚将庄0 入滇

齐灭宋和秦取安邑

这时合纵、连横的形势很是复杂,不少大国的大臣和纵横家参与合纵、连横的活动。魏相孟尝君和赵将韩徐为是主张合纵攻齐的,赵相奉阳君是主张合纵攻秦的,秦大臣吕礼和曾为齐相的韩珉(一作“韩聂”,《战国纵横家书》作“韩量”)都是主张齐、秦联合的,做过魏相和齐相的周最又是主张魏、齐联合而反对齐、秦联合的。齐湣王忽而与赵联合发动合纵攻秦,忽而与秦联合攻赵,目的都是企图防止秦、赵等国对他扩张领土进行干涉,造成攻灭宋国的有利形势,以达到其取得陶邑等大商业城市的目的。当五国合纵攻秦结束时,主张秦、齐联合的秦昭王好友韩■献书给齐湣王,希望秦、齐再联合,重召他为相国,“且复故事”,允许齐攻取宋而尽有宋地,进而攻破三晋和楚,这样“齐、秦虽立百帝,天下孰能禁之”(《战国纵横家书》十二)。公元前二八七、二八六年间齐王重新起用韩量为相,主持攻灭宋国的事,于是秦、齐两国又联合。原来秦是不许齐伐宋的,这时“齐令宋郭之秦,请合而以代宋,秦王许之”(《魏策二》)。秦王允许齐伐宋是有交换条件的,就是要齐允许秦攻取魏的旧都安邑。就是苏代所说:“秦欲攻安邑, 恐齐救之,则以宋委于齐。”(《燕策二》)

当公元前二八七年五国攻秦结束后,秦就分兵两路攻魏,一路攻魏旧都安邑(秦简《编年记》),一路攻魏河内,拔取新垣、曲阳(今河南济源西,

《魏世家》、《六国年表》)。次年秦派司马错攻魏河内,魏献安邑,“秦出其人,募徒河东赐爵,赦罪人迁之”(《秦本纪》)。秦如此攻魏,都是在齐的许可下进行的。

这时秦虽已允许齐代宋,作为齐允许秦攻取安邑的交换条件,但是当齐相韩珉(即韩■)主持攻宋的时候,秦昭王还是不满,认为韩珉是他的好友, 不该攻他所爱的宋。苏秦为了支持齐的攻宋,为齐进说秦王,说魏因此“割安邑”给秦,“此韩珉所以祷于秦也”,齐灭宋必将西面事秦,于是秦王同意了。(《韩策三》,《田世家》同,惟“韩珉”作“韩聂”)①。这时魏怕齐、秦联合而夹攻魏,想要和秦讲和,苏秦因而入魏要魏王不讲和。魏发现齐已许允秦取得安邑,一度把苏秦拘留,由苏厉劝说魏王才得释放(《魏策一》)。

齐曾多次向来发动进攻,这次终于把宋攻灭了②。就是《燕策二》所说“三

① 《战国策·韩策三·韩人攻宋》章,说“韩人攻宋,秦王大怒 苏秦为韩说秦王”。此事又见《田世家》,“韩人”作“韩聂”,“苏秦为韩说秦王”的“韩”作“齐”,当以《田世家》为是。“韩聂”当即“韩珉”,《韩策三》又有《韩珉相齐》章。

② 《史记·宋世家》说:“王偃立四十七年,齐湣王与魏、楚伐宋,杀王偃,遂灭宋而三分其地。”这是不可信的。灭宋之役,除燕曾助战外,魏、楚都不曾参加,也没有三分宋地的事。《荀子·议兵篇》说: “齐能并宋而不能凝也,故魏夺之。”可知魏夺得宋地是在齐灭宋后,约当五国合纵攻齐的时候。《汉书·地理志》说:宋“为齐、楚、魏所灭,参(三)分其地:魏得梁(指睢阳)、陈留,齐得济阴、东平,楚得其沛。”也不正确。东平原非宋地。今本《汉书·地理志》夹杂有后人校勘之语说:“东平、须昌、寿良皆在济东,属鲁,非宋地也。当考。”陈留一带早在战国初期就为魏所占有。魏得睢阳,楚得沛,当在合

覆宋,宋遂举”,是经过三番四复的进攻,才攻下的。宋王偃因此逃到了魏国,死于温(《魏世家》、《秦本纪》)。这时宋之所以会被灭亡,主要由于宋王偃暴虐,“所杀戮者众矣”(《吕氏春秋·淫辞篇》),国内矛盾十分尖锐;同时统治阶级内部也因争夺权利而分崩离析,不仅曾经继任为王的太子出走,“诸善太子者皆有死心”,而且由于相国唐鞅争权,发生了驱逐载子的事件,即荀况所说:“唐鞅蔽于欲权而逐载子”(《荀子·解蔽篇》), 接着唐鞅又被宋君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