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纵、连横活动的产生

在各大国纷纷拉拢与国、开展激烈的斗争中,外交和军事上就产生了合纵、连横的活动。所谓“合纵”,即“合众弱以攻一强”,就是许多弱国联合起来抵抗一个强国,以防止强国的兼并。所谓“连横”,即“事一强以攻众弱”(《韩非子·五蠢篇》),就是由强国拉拢一些弱国来进攻另外一些弱国,以达到兼并土地的目的。这时各大国之间,围绕着怎样争取盟国和对外扩展的策略问题,有纵和横两种不同的主张。所谓纵横家,就是适应这种政治斗争的需要而产生的。他们鼓吹依靠合纵、连横的活动来称霸,或者建成“王业”。他们宣传:“外事,大可以王,小可以安。”(《韩非子·五蠢篇》)还宣传:“从(纵)成必霸,横成必王。”(《韩非子·忠孝篇》) 纵横家的缺点是,他们重视依靠外力,不是像法家那样从改革政治、经济和谋求富国强兵入手;还过分夸大计谋策略的作用,把它看作国家强盛的关键。张仪在秦国推行连横策略是获得成功的,达到了对外兼并土地的目的,使得秦惠王能够东“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散六国之从(纵),使之西面事秦”(《史记·李斯列传》记载李斯语)。这是因为他用“外连衡而斗诸侯”(贾谊《过秦论》)的策略,配合了当时秦国耕战政策的推行。

① 吕祖谦《大事记解题》卷四定五国相王在周显王四十六年,是正确的。《史记·燕世家》说:燕易王十年“燕君为王”,《六国年表》同。《六国年表》又载韩宣惠王十年“君为王”。《战国策·中山策》说: “中山与燕、赵为王。”又说:“犀首(即公孙衍)立五王,而中山后持(高注:“持中山小,故后立之”)。

赵、魏许诺,果与中山王而亲之,中山果绝齐而从赵、魏。”《史记·楚世家》又说这年“燕、韩君初称王”。足见“五国相王”参加的是赵、魏、韩、燕、中山五国。《鲁世家》说:“景公卒,子叔立(“叔” 当作“旅”),是为平公。是时六国皆称王。”《鲁世家》谓平公十二年秦惠王卒,可知鲁平公元年当为周显王四十七年,即位在四十六年,是五国相王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