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脉学说的逐渐形成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两种经脉学伙书,即《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卜还出土了两种诊断学怯书,即《脉法》和《阴阳脉死候卜更出土了一种已扶的医方专书,即《五十二病方》。五种古医学怯书,合写在一个帛卷上。从这些医书的内容来看,都写成千《素问》和《灵枢经》之前。
《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的体例和《灵枢经》的《经脉篇 N 民接近,它分别记述了每一条脉的名称、循行过程、主病病候和灸法, 但内容较《经脉篇》简略。《经脉篇》共列有十二条脉,较这两部怯书多“手厥阴脉”一条。大体上,《阴阳十一脉灸经》要比《足臂十一脉灸经》进步, 而《经脉篇》更比《阴阳十一脉灸经》有发展。不但有新增的脉名、脉数, 而且彻底改变了脉的循行方向。《足臂十一脉灸经》的脉的循行方向,由四肢末梢起始,止于躯体中心部(胸腹部或头部),即向心性的方向。《阴阳十一脉灸经》中这种循行方向的基本原则已不存在,开始出现个别的脉(肩脉和足太阴脉)的相反循行方向,由身躯中心部向四肢末梢部的方向循行, 即远心性的方向。到了《经脉篇》就作了更大的调整,十二条脉中,六条(手三阳脉和足三阴脉)仍为向心性的循行方向,而其他六条(手三阴脉和足三阳脉)都改为远心性的循行方向。这具体地反映了经脉学说理论的发展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这是相当长一个时朔内不断总结实践经验而得到的结果。如果说,作为《黄帝内经》一部分的《灵枢经》成书在战国晚期,那未,这两种经脉学扶书,至少可以上溯到春秋、战国之际。两部灸经,都只用灸法, 不用针法,但却有贬石疗法,可见它的成书时间,应在扁鹊施用针法之前。①
《五十二病方》中没有阴阳五行学说的痕迹,没有各个肮穴的名称,只提到“泰阴”、“泰阳”两个脉名;也只使用灸法和硬石疗法,不见针法。在使用灸法或贬石疗法时,只指出某一体表部位。病方上的药名,据初步统计有二百四十三种,不见于《神农本草经》和《名医别录》的接近一半,说明当时药物学已有很大成就。事实上当时已有汤剂、丸剂、散剂等,而且已有丸的名称。外治法在书中占很大比重,除了用药物外敷和灸法、贬法之外, 还有药浴法、烟熏或蒸气黛法、熨法、按摩法、角法(类似后来的火罐疗法) 等。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