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技术的进步

这时木工方面,除了斧、凿、锥等铁工具以外,还有画方形用的矩(曲尺),画圆形用的规(圆规),弹直线用的绳,测量垂直线用的县(悬), 测量水平线用的水(《墨子·法仪篇》、《考工记》)。同时已发明了一种矫正木料曲直的工具,叫做檃栝或榜檠,可以把木料经过蒸煮,放在檃栝中, 经过一定的时间把曲木压直,或者把直木压曲,使它合乎制作上的需要(《荀子》的《性恶篇》、《大略篇》,《韩非子》的《显学篇》、《外储说右下篇》)。他们主要的业务是建筑房屋、制造车舟等交通工具和建筑坟墓。

春秋战国间,房屋的建筑,已有葺屋(草屋)、瓦屋之分(《考工记》)。这时富贵人家的房屋往往用石基石础、木柱木架,上盖瓦顶。古人在土台上造屋叫“楼”,到战国时,开始有两层的楼房。据说“平原君家楼临民家”, 美人居楼上,见到“民有■者槃散行汲”而“大笑之”,这种可以住人的楼, 当即如今日之楼。①这时有两层的楼房出现,说明建筑技术有了较大的进步。战国铜钫(故宫博物院藏)上的建筑图案,屋下有高基,上为木结构,屋分两间,有立柱三根。每间各有一门,门扉双扇。柱顶有斗拱承枋,枋上更有斗拱作平坐。上层楼没有柱的表现,只有两门。上层楼的平坐似有栏杆,平坐两端作向下斜垂线,用来代表屋檐,说明当时平坐直压在腰檐上。战国宴射椭杯(上海博物馆藏)上的建筑图案,是架空的阁,阁基有三个支柱,两旁有阶梯五级,阁的两边有立柱,柱顶有斗拱承枋,阁顶有檐伸出很长。根据河北易县燕下都故城宫殿建筑的遗址来看,建筑时先挖坑,再填土打夯, 然后挖出间次,留出墙壁,挖好柱窝。房屋的结构,是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其梁架部分大概用的木材。房顶先铺芦苇,再涂草泥土,在草泥土上又涂厚

① 金鹗《求古录礼说》卷三《楼考》,认为“今之楼则始于汉”,引汉武帝时公玉带所上《黄帝明堂图》为证。吕思勉先生《先秦史》据《史记·平原君列传》以为始于战国,今从之。

一厘米的“三合土”,然后盖瓦。②从已经发掘的秦咸阳宫第一号遗址来看, 宫殿建筑在较高的大夯土台基上。宫殿四周设有回廊,宫殿之间有复道相连结。有的墙是在夯土台壁上补砌土墼,有的墙全用土墼筑成,并有壁柱用来巩固土墙。据推测,宫室之内设有大柱,用以承托屋盖的大梁。①可见当时建筑技术已有相当水平,后代建筑技术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这时大规模的建筑,已有简单的平面设计图。河北平山中山王墓出土的金银错铜版《兆域图》,是一幅中山王陵园建筑的平面设计图。图上错有中山王的诏书:命令相邦司马■制定这幅图,规定了各种建筑的阔狭大小规划, 违法者死罪不赦,不执行者罪及子孙;图一式两份,一份从葬,一份藏于王府。出土的就是从葬的一份。这幅设计图上,四周有三道长方形的围墙,外面一道叫“中宫垣”,中间一道叫“内宫垣”,里面围住坟墓封土的一道叫“丘■”。三道围墙之间都有规定的距离。在“丘■”以内设计建筑五个“堂”, “堂”就是建筑在封土上的“寝”。中心的是王堂,王堂的两侧是王后堂和哀后堂(王后指今后,哀后指先死的后),王堂、王后堂、哀后堂都“方二百尺”。在王后堂的右侧是“囗(字不清)堂”,在哀后堂的左侧是夫人堂。囗堂和夫人堂都“方百五十尺”。这五座“堂”的中间也都规定有一定距离。现在发掘的中山一号和二号墓,都有覆斗形封土,封土下部有平台彼此相连, 封土半腰都有一圈方形的回廊建筑,一号墓保存较好,以外檐面积计算约为五十二米见方,和《兆域图》所记王堂方二百尺面积相近。由此可见当时国王陵园的建筑规模。

这时富贵人家的棺椁往往选取七围八围的楸、柏、桑来制作(《庄子·人间世篇》),坟墓里往往有棺椁数重,外面一层层地堆积着石块、木炭(《吕氏春秋·节丧篇》)。在安徽寿县和河南汲县战国墓的发掘中,都曾发现木椁外堆积着深厚的石子层和木炭层。战国时棺的制作,底和壁已运用套榫(梯形榫)来镶拢。战国时的车,车辐已多到三十辐到三十四辐。这些都说明当时木工技

术已相当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