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天文学和地理学的发展
历法的进步
因为天文历法和农业生产有密切关系,在我国,天文学很早就发达起来。中国的历法向来是阴阳合历,并不是纯阴历。古代的天文历法家主要的工作在于调和阴阳,在阴历年里适当地插入闰月,调节太阳节气,使四季的循环能够合适。战国时代著作的《尧典》曾说:“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所谓“三百有六旬有六日”就是阳历年,从冬至或立春起算, 以三百六十六日为一年。所谓“以闰月定四时成岁”,便是由于阴历年比阳历年每年要少十一天左右,必须设置闰月来加以调整。文化落后的秦国在秦宣公时(公元前六七五年至前六六四年)也已“初志闰月”(《史记·秦始皇本纪》)。春秋中期,由于采用立圭表测日影的方法,能够精确测定夏至和冬至,历法开始精确,以含有冬至之月为正月,以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日为一年,并开始采用十九年插入七个闰月的办法。到春秋、战国间,各国应用着三种不同的历法,有以含冬至之月为正月的,叫做“周正”;有以此后一月为正月的,叫做“殷正”;有以此后二月为正月的,叫做“夏正”。春秋时代,晋国已应用“夏正”,因为“夏正”最符合于四季气候的转变, 最便利于农业生产。孔子已说“行夏之时”(《论语·卫灵公篇》)。到战国时,对于天文历法的推算已很正确。孟子曾说:“天之高也,星辰之远也, 苟求其故,千岁之日至,可坐而致也。”(《盂子·离娄下篇》)古人称冬至、夏至为“日至”,根据孟子所说,可知战国时代测定阳历年的长短已极有把握了。
古代四分历,包括《颛顼历》和《殷历》等,是我国古代建立在严密科学基础上的历法。《颛顼历》的测定年代当在公元前三六○年左右①。这种古四分历的岁实(回归年)是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日,闰法为十九年七闰, 是当时世界上最精确的历法之一。它的回归年长度与西方古代名历《儒略历》
(创于公元前六四年)是相同的,但我国古四分历的创造要早三百年。《颛顼历》以十月为岁首,以十月初一为元旦,而闰月放在九月之后,有“后九月”之称。
春秋时,晋国用夏历,其他各国都用周历。战国时,魏、赵、韩三国沿用晋的夏历。魏的《竹书纪年》即用夏历,《魏户律》和《魏奔命律》(秦简《为吏之道》所附),所记“廿五年闰再十二月丙午朔”,正合魏安釐王二十五年的夏历。《史记·赵世家》称三月丙戌三晋反灭知氏,知氏灭于周
① 朱文鑫《历法通志》说:“今先证立春在营室五度,约在何时测定。试以营室零度台今室宿第一星。其赤经为三百四十五度十六分五秒半强(民国十六丰),则营室五度当在赤经三百五十度十一分二十秒半强
(古历以三百六十五度又四分之一为周天,故古之五度,合今四度五十五分十五秒,加入室宿第一星之赤经,为营室五度之赤经)。今立春在赤经三百十八度九分二十五秒弱,已在营室五度之西三十二度一分四十五秒,以岁差七十一年又八月差一度计之,约距今二千三百年,是在周烈王时也(约在西元前三百七十年)。”又说:“近时日人新城新藏博士,根据两《汉书·五行志》所载日蚀,由在晦在朔之差,以推《颛顼历》制定年代,约在西元前三百七十年左右,亦相去不远矣。”按新城新藏《东洋天文学史研究》第八编,推断《颛顼历》制定年代在公元前三百五六十年前。
定王十六年(公元前四五三年),此年夏历三月丁丑朔,丙戌为初十。
据《秦本纪》与秦简《编年记》所载;月日干支参证,可知秦原用周历, 从秦昭王四十二年(公元前二六五年)起,改用《颛顼历》,以十月为岁首。从秦昭王四十九年起又恢复以正月为岁首,但仍沿用《颛顼历》,闰月仍为“后九月”,并沿用《颛顼历》的月日干支,直到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二二一年)再改以十月为岁首。①
楚国在春秋时用周历,楚称五月为夏杘,七月为夏■,十月为冬夕,原是用周历时所定名。到战国时代改以夏正的十月为一月,和秦以十月为岁首相同,但是秦虽以十月为岁首,仍沿用夏正的月份,因此秦与楚的月份不同。云梦秦简《日书》中有“秦楚月份对照表”。兹将战国时代各国所用不同月份列表如下②:
寅 |
卯 |
辰 |
巳 |
午 |
未 |
申 | 酉 |
戌 |
亥 |
子 |
丑 |
|
---|---|---|---|---|---|---|---|---|---|---|---|---|
周历(邹鲁等)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十 |
十一 |
十二 |
正 |
二 |
夏历(魏 赵、韩) |
正 |
二 |
三 |
四 |
五夏 至 |
六 |
七 | 八 |
九 |
十 |
十一 冬至 |
十二 |
嗣硕历 (奏) |
正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十岁首 |
十一 |
十二 |
楚历 |
刑夷 (四) |
夏尿 (五) |
纺月 (六) |
七月 (七) |
八月 (八) |
九月 (九) |
十月 (十) |
爨月 (十一) |
献马 (十二) |
冬夕 (一) |
屈夕 (二) |
援夕 (三) |
据湖北荆门包山出土竹简,楚七月名为夏■,月名有不同写法,如“刑夷”作“刑尸”、“刑杘”,“冬夕”作“冬■”,“援夕”作“远■”。据云梦秦简,“冬夕”或作“中夕”,都是音近通用。
由于我国古代使用阴阳历,十九年七闰,对于农业季节的掌握不大方便, 这时创立了二十四个节气。用二十四个节气注历,为农业生产服务,这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杰出创造。二十四个节气是战国时代观测黄河流域的气候定下来的(清代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三)。那时霜降节定在阳历十月二十四日。现在开封和洛阳秋天初霜在十一月三日到五日左右;那时雨水节定在阳历二月二十一日,现在开封和洛阳的终霜期在三月二十二日左右。战国时代原来定的二十四个节气,雨水在惊蛰之后,到西汉时才把雨水移到惊蛰之前。但无论如何,目前的终霜期总在战国雨水节之后。这表明战国时代的气候要比
① 秦从昭王四十二年起改用《颛顼历》,南宋吕祖谦《大事记》首先指出,清阎若璩又加论证。奉从昭王四十九年起又恢复以正月为岁首,清张文虎《校刊史记札记》首先指出,〔日本〕齐藤国治、小泽贤二《中国古代天文记录检证》(一九九二年版)详为论证。惟齐藤氏等,误以为秦始终使用同一历法,符合于董作宾《中国年历总谱》。因此秦简《编年记》始皇二十年七月甲寅,齐藤氏等以为“七月”乃“十月”之误。其实,《颛顼历》始皇二十年七月正是甲寅朔,可知秦简《编年记》不误,此时秦确用《颛顼历》。
② 参见曾宪通《楚月名初探》,《中山大学学报》一九八○年第一期,王胜利《再谈楚国历法的建正问题》,
《文物》一九九○年第三期。
现在温暖得多。①
战国时代每日的记时,正由十二时制变为十六时制,见于云梦睡虎地秦简。到战国末年流行十六时制,次序为平旦、晨、日出、夙食、日中、日西中、日西下、日来入、日入、昏、暮食、夜暮、夜未中、夜中、夜过中、鸡鸣,见于甘肃天水县放马滩秦墓出土秦简《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