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乐“苑囿”建设的发展

君主建筑“苑囿”作为游乐场所,已有长久的历史,战国时代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各国君主既有供游乐的“离宫”,又有规模较大的“苑囿”,其中既建有宫殿和台、观,筑有鱼池,更栽培有花草树木,畜养着各种禽兽。如齐王既有离宫性质的雪宫,又有方四十里的苑囿。齐宣王曾接见盂子于雪宫,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孟子在和齐宣王谈论中又讲到:“文王之

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臣闻郊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杀人之罪。”(《孟子·梁惠王下篇》)当时君主把“苑囿”开放给人民游览,是看作“德政”的。例如秦孝文王元年“赦罪人,修先王功臣,褒厚亲戚,弛苑囿”(《史记·秦本纪》)。所谓“弛苑囿”就是开放苑囿。

当时各国君主的“苑囿”,大都建筑在君主居住的宫城的旁边,也还有建筑在别的地方的。例如魏王既有梁囿建筑在国都大梁宫城西北,又有温囿建筑在温(今河南温县西)。公元前二九三年秦大败韩魏联军于伊阙(今河南洛阳南龙门),西周君到魏求救,回来时,见梁囿而乐之”,随从的綦毋恢向西周君说:“温囿不下此,而又近,臣能为君取之。”后来经綦毋恢的游说,魏王就派人把温囿送给了西周君(《战国策·西周策》)。梁囿中建有高台叫文台,建有宫殿叫垂都。从公元前二八三年以后,秦七次围攻魏都大梁,五次攻入了梁囿,“文台堕,垂都焚,林木伐,麋鹿尽,而国(指国都大梁)以围”(《战国策·魏策三》)、《史记·魏世家》)。一九五一年河南辉县赵固镇魏墓出土的铜鉴,腹部所刻宴乐射猎图,所描写的就是游乐于苑囿的情景。以一座宫殿为中心,上层正在鼓瑟投壶,下层有姬妾侍奉。左边挂着编磬,两个女乐正且击且舞,磬后有习射之圃,磬前有洗马之池。右边挂着编钟,两个女乐正载歌载舞。侧面有鼎豆罗列,烹饪鱼肉。隔墙树林中有鹤奔走,三人正弯弓射猎。旁边他沼中有二人正荡于舟中。

春秋时楚灵王所建章华台,当是一个高大的“苑囿”中的建筑群。战国后期楚顷襄王迁都于陈,又重建了章华台(《太平寰宇记》卷十引《春秋后语》)。战国时韩国有鸿台之宫、桑林之苑(《战国策·韩策一》),当是韩王的苑囿。在今河北邯郸中华路人民公园内有丛台,原为战国所建,西汉初年为赵王宫内游乐之处(《汉书·高后纪》高后元年),颜师古《汉书》注说:“连聚非一,故名丛台,盖本六国时赵王故台也。”今遗基尚在,高达二十六米,当即赵王的苑囿所在(参看拙作《中国古代都城制度研究》上编第七章第五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