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群众迫切要求统一
第四,因为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统一,使得政治上比较进步的秦国得以完成其统一大业。战国时代,在大规模的残酷的兼并战争中,农民遭受了被杀害、被掠夺和破产流亡的深重苦难。当时服役士兵需自备衣服和费用。当时就有人说过:经过一场大战,所有战死者的丧葬费和伤员的医药费,所有车马武器的损失,“十年之田而不偿也”(《战国策·齐策五》策士所造苏秦游说辞)。据说韩、魏两国在秦国的进攻下,“刳腹折颐,首身分离, 暴骨草泽,头颅僵仆,相望于境,父子老弱系虏相随于路”,“百姓不聊生, 族类离散,流亡为臣妾(奴隶),满海内矣”(《战国策·秦策四》)。战争的灾害既如此严重,因而农民对诸侯割据的铲除非常关心,他们要求经济上政治上较好的国家能取得统一全中国的胜利。
战国时代,各大国割据称雄,对于水利的治理,往往“壅防百川,各以为利”。例如齐和赵、魏以黄河为界,赵、魏地势高,齐国地势低,河水常常泛滥,因而齐国在沿黄河二十五里处筑了堤防,从此河水泛滥,“东抵齐堤,则西泛赵、魏”,于是赵、魏也在沿黄河二十五里处筑了堤防。在黄河两岸五十里间,河水时来时去。有时好久没有水灾,农民也就逐渐建筑房屋, 聚成村落,忽而大水来时又遭漂没(《汉书·沟洫志》载贾让奏言)。这种情况带给了人民生死的威胁。同时各国筑堤,只顾自己的利益,遇到天旱就争夺水利,甚至有意阻塞别国的水利,妨碍别国的农业生产。例如“东周欲为稻,西周不下水”(《战国策·东周策》)。遇到大水也就放水到邻国, 即《孟子》所谓“以邻国为壑”(《告子下篇》)。在激烈的兼并战争中, 有的国家往往不顾人民的死活,决河堤放出大水,用来进攻敌国。公元前三五八年,楚国伐魏,就曾决黄河水来灌长垣(《水经·河水注》引《竹书纪年》)。公元前二二五年秦将王贲攻灭魏国时,包围了魏都大梁,也曾引黄河大沟的水来灌大梁,大梁城浸水三个月,城墙坍坏,魏君不得不降。又如赵国在对外作战中,曾多次决黄河堤,造成了连年不断的大水灾:(一)公元前三三二年,齐魏联合攻赵,赵决黄河水灌齐魏联军,迫使齐魏退兵(《史记·赵世家》赵肃侯十八年)。(二)公元前二八一年,赵惠文王亲自到东阳(太行山东),决黄河的水来进攻魏国,结果“大潦,漳水出”(《史记·赵世家》赵惠文王十八年)。(三)公元前二七八年,赵国把漳水徙到了武平以西(《史记·赵世家》赵惠文王二十一年)。(四)公元前二七二年,赵国又把漳水徙到了武平以南。“河水出,大潦”(《史记·赵世家》赵惠文王二十七年)。很显然,赵惠文王把黄河决口,引起了大水灾。由于黄河泛滥,漳水也决口了。由于漳水决口,不断地发生水灾。从公元前三三二年到前二七二年的六十年间,黄河曾三度为灾,漳水也曾三度为灾,两次徙移水道,人民生命财产所遭受的损失是极其严重的。而且,这时各国由于防御上的需要,曾纷纷把边境上河流的堤防连接起来,扩建成为长城,又到处设立
关塞,勒索贿赂,征收苛税,阻碍了必需的商品的流通。这些人为的灾难和障碍,也只有铲除割据才能加以消除或减少。因而出于统一管理水利、防治水灾的需要,人民群众也迫切地要求统一。
战国时代,秦、赵、燕三国以北已有强大的游牧部族,如林胡、楼烦、东胡、匈奴等,其中以匈奴最为强大。这些游牧部族的侵扰,对于边境地区农业的损害是很大的。因而这时已迫切需要加强边防。例如赵国因为一度用别人代替李牧防守北边,因此在匈奴每一次侵扰时,出战常失利,损失很多, 以致“边不得田畜”。李牧防守北边时,曾精选骑兵一万三千人,勇士五万人,射士十万人,使得“匈奴不敢近边城”(《史记·李牧列传》),约计李牧全军当在二十万人以上。秦、燕两国的边防军比赵可能少些,各有十多万人。合计三国约用五十万人的大军防御边境,足见匈奴压力之大。当时赵、燕等国的边防军,战斗力是比较强的。赵武灵王曾经“北破林胡、楼烦”; 燕将秦开也曾“破走东胡,东胡却千余里”(《史记·匈奴列传》);赵将李牧也曾大破匈奴,“杀匈奴十余万骑,灭襜褴,破东胡,降林胡”(《史记·李牧列传》)。但是,燕、赵等国往往把边防军投入兼并战争中,这样就削弱了边防的力量,给游牧部族以可乘的机会,在秦兼并六国时,匈奴已乘机向南移动,占领了河套一带的草原。这时就很需要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能够建成,以便集中力量,加强北方的边防,保卫边境地区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维护华夏族先进的生产事业。
孟子曾经认为整个局势最后是会“定于一”的,只有“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孟子·梁惠王上篇》)。孟子所以要把“不嗜杀人”作为能统一的唯一条件,是针对当时兼并战争中“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上篇》)的情况而说的。荀况认为“天下归之之谓王”
(《荀子·王霸篇》),就是说,做到天下归心,就能完成统一的“王”业。
《吕氏春秋》曾经慨叹“今周室既灭,而天子已绝,乱莫大于无天子”;“无天子则强者胜弱,众者暴寡,以兵相残,不得休息”(《谨听篇》,《观世篇》略同)。又说“天子既绝,贤者废伏”,“当今之世浊甚矣,黔首(人民)之苦不可以加矣”(《振乱篇》)。《吕氏春秋》不但提出了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的迫切需要,同时还明确地指出了“民之所走(趋附、归向)” 是在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过程中“不可不察”的。所谓“欲为天子,民之所走,不可不察”(《功名篇》)。的确,人民群众在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的过程中,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的。秦始皇之所以能够完成统一六国的历史任务,首先就是由于国家的统一符合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