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道家的几个流派

杨朱的“为我”学说

杨朱又称阳子居或阳生,魏国人,大概生在墨子之后、孟子之前。他主要的学说是“为我”,和墨子的主张“兼爱”正好相反,同样曾为孟子所批评。据孟子说,杨朱主张“为我”,连“拔一毛而利天下”都不干的(《孟子·尽心上篇》)。其实杨朱主张既不能“损一毫而利天下”,也不能“悉天下奉一身”,如此“天下治矣”。他认为必须“知生之暂来,知死之暂往”, 从而“乐生”,以“存我为贵”;不能为贪羡“寿”、“名”、“位”、“货” 所累;从而“全生”,使“君臣皆安,物我兼利”(《列子·杨朱篇》)。就是要“全性保真,不以物累形(《淮南子·汜论篇》)。这是杨朱的主旨。此后有子华子和詹何两人便是杨朱思想的继承者。子华子和申不害同时,他曾见过韩昭侯(《吕氏春秋·审为篇》)。子华子主张使“六欲皆得其宜”, 他认为使“六欲皆得其宜”的是“全生”,只有部分得其宜的是“虧生”, 至于“死”,只是回复到未生以前的无知状态。如果六欲不能得其宜,受尽委屈和侮辱而活下去,这叫做“迫生”。人生在世界上,最好是“全生”, 其次是“虧生”,再其次是“死”,“迫生”是不如“死”的(《吕氏春秋·贵生篇》引《子华子》)。詹何是主张“重生”而“轻利”的(《吕氏春秋·审为篇》)。他们并不是纵欲恣情的亨乐派,而是想通过“全性保真”来达到无为而治的目的。《吕氏春秋》的《重己》、《贵生》、《本性》、《情欲》、

《尽数》等篇,当即采自子华子、詹何等人的学说。他们主张节制情欲,讲究养生之道,防止疾病的发生,尽其天年;认为生命比“爵为天子”、“富有天下”要宝贵(《吕氏春秋·重己篇》);“道之真,以持身;其余绪, 以为国家”(《吕氏春秋·贵生篇》),把个人利益看得重于国家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