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位礼和朝礼

古代贵族重视宗法制度,实行嫡长子继任制,设有宗庙,不仅是祭祀祖宗的地方,而且具有礼堂性质,所有政治上的大典必须在宗庙举行。因为按礼所有国家大事必须向祖宗请示,表示听命于祖宗。春秋时代君主于每月初

一必须在宗庙行“告朔”之礼,每年元旦必须在宗庙行“朝正”之礼。每当君主去世,新君继承,虽于初丧中作为“嗣子”即位,必须待明年元旦“朝正”的时候,在宗庙举行“改元即位”之礼。到战国时代,由于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确立,每年“春正月”的“大朝”,改在宫廷举行,如赵武灵王十九年“春正月大朝信宫,召肥义与议天下,五日而毕”(《史记·赵世家》), 秦国也有岁首大朝之礼,秦始皇二十六年完成统一,定“朝贺皆自十月朔”, 即沿用这个大朝之礼,每年岁首要举行群臣朝贺君主的大朝,秦汉以后历代帝王沿用这个礼制。因为秦用颛顼历,以十月为岁首,因而“朝贺皆自十月朔”。

至于改元即位之礼,战国时代依然在新君继承之后的明年岁首举行。依然要先到宗庙行“庙见”之礼,然后再临朝见大臣。如赵武灵王传位给少子何(即赵惠文王),少子何“庙见礼毕,出临朝,大夫悉为臣”(《史记·赵世家》)。秦国同样举行这种礼制,如秦昭王去世,孝文王继立,“孝文王元年赦罪人,修先王功臣,褒厚亲戚,弛苑囿。孝文王除丧,十月己亥即位。三日辛丑卒,子庄襄王立,庄襄王元年大赦罪人,修先王功臣,施德厚骨肉而布惠于民”(《史记·秦本纪》)。所谓“十月己亥即位”,就是岁首行“改元即位”之礼,所谓“赦罪人”等等,就是在“改元即位”礼中宣布的例行“德政”,据此可知,《秦本纪》称秦孝公元年“布惠,振孤寡,招战士,明功赏”,下令国中招徕“有能出奇计强秦者”,亦当为岁首举“改元即位”之礼中所宣布的。卫鞅就是听到这道命令之后入秦献“奇计强秦”的。当时秦国的朝礼是有一套规定的,如秦王接见别国使者,要穿朝服,“设九宾”,“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寸之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召不得上”(《史记·刺客列传》)。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悉内(纳) 六国礼仪,采择其善”,“其尊君抑臣,朝廷济济,依古以来”(《史记·礼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