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的战争方式的变化

总的说来,春秋时代,战争是由数量较少的军队来进行的,军事行动的范围比较狭小,战争的胜利主要靠车阵的会战来取得,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决定胜负了。到战国时代,由于生产的比较发展,由于集权的君主政权的建立, 由于武器的进步和军队以农民为主要成分,军队人数大增了,军事行动的范围比较扩大了,战争方式由车阵作战改变为步骑兵的野战和包围战了,战争也比较带有持久的、长期的性质了。战争的胜负不仅决定于交战国的经济、政治、人口数量和技术水平等条件,而且也决定于一国的民气了。同时进攻方式也比较带有运动性了。例如魏考选武卒,“日中而趋百里”也是考选的条件之一。据说楚国的军队“轻利僄遫(速),卒如飘风”(《荀子·议兵篇》),齐的军队“疾如锥矢,战如雷电,解如风雨”(《战国策·齐策一》)。这时进攻手段的运动性已成为胜利的必要条件,“后之发,先之至”已成为“用兵之要术”(《荀子·议兵篇》临武君语),所谓“急疾捷先,此所以决义兵之胜也”(《吕氏春秋·论威篇》)。迂回的运动的战略也已开始应用,例如长平之战,“秦奇兵二万五千人绝赵军后,又一万五千骑绝赵壁间”

(《史记·白起列传》),因而战争就比较错综复杂,战争的指挥已成为一种技艺,兵法要比以前讲究了。春秋以前的军队,都由国君和卿大夫亲自鸣鼓指挥,到春秋战国之际就产生了专门指挥军队的将帅和军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