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矿的开发

这时人们在采矿中也已积累了一些经验,据说“山上有赭者,其下有铁, 此山之见荣也”(《管子·地数篇》),所谓“荣”,具有矿苗的意义,所谓“赭”是一种赤铁矿性质的碎块,就是《山海经·北山经》少阳之山的“美赭”,《本草纲目》称为“代赭”,俗称铁朱,是和赤铁矿伴存的(章鸿钊

《石雅》)。

据《山海经·五藏山经》的记载,有明确地点的产铁的山共有三十七处, 分布于今陕西省、山西省、河南省和湖北省,即在战国时代秦、魏、赵、韩、楚等国统治地区,其中在韩、楚、秦三国统治地区的较多。①

① 《山海经·五藏山经》所载产铁的山共有三十七处。在《西山经》中共有下列八处:一、符禺之山“其阴多铁”,在今陕西华阴北;二、英山“其阴多铁”,在今陕西华县北;三、竹山“其阴多铁”,在今陕西渭南东南;四、泰(秦)冒之山“其阴多铁”,在今陕西延安;五、尤首之山“其阴多铁”,在今陕西西安北;六、西皇之山“其阴多铁”;七、鸟山“其阴多铁”;八、盂(孟)山“其阴多铁”。在《北山经》中共有下列六处:一、虢(号)山“其阴多铁”;二、潘侯之山“其阴多铁”;三、白马之山“其阴多铁”,在今山西盂县东北;四、维龙之山“其阴多铁”,在白马之山南三百里;五、柘山“其阴有铁”, 在维尤之山南一百七十里;六、乾山“其阴多铁”。在《中山经》中共有二十三处:一、涹山“其阴多铁”, 在今山西蒲县南;二、泰威之山有枭谷,“其中多铁”;三、密山“其阴多铁”,在今河南新安;四、橐山“其阴多铁”,在今河南陕县西;五、夸父之山“其阴多铁”,在今河南灵宝东南;六、少室之山“其下多铁”,少室即今嵩山西部,在今河南登封北;七、役山“多铁”,在今河南新郑西;八、大騩之山“其阴多铁”, 在今河南密县;九、荆山“其阴多铁”,在今湖北南漳西;十、铜山“其上多金、银、铁”; 十一、玉山“其下多碧、铁”;十二、岐山“其下多铁”,在今陕西岐山;十三、騩山“其阴 多铁”;十四、虎尾之山“其阴多铁”;十五、又原之山“其阴多铁”;十六、帝囷之山“其 阴多铁”,\约在今河南泌阳、南阳之间;十七、兔床之山“其阳多铁”,约在今河南嵩县、 南阳之间;十八、鲜山“其阴多铁”; 十九、求山“其阴多铁”;二十、丙山“多黄金、铜、 铁”;二十一、风伯之山“多铁”;二十二、洞庭之山“其下多银、铁”,在今洞庭湖旁;二十三、暴山“多文石、铁”,在洞庭之山东南一百八十里。以上所有令地的考释,依据郝懿行《山海经笺疏》。

从今湖北大冶铜绿山发现的战国铜矿井遗址看来,当时已有效地采取了竖井、斜井、斜巷、平巷相结合的开拓方式,创造了分层充填的上行采矿方法。竖井深达五十多米,用作交通孔道,可把矿石和地下水提出地面,把井架支护木送到井下,用辘轳、大绳和木钩等工具提运。斜巷从矿层面斜穿到底部,主要是为了探测矿藏。平巷沿水平方向开拓,是为了开掘矿石。人们把竖井分成多层,从矿层底部由下而上地逐层开拓平巷,每层平巷装有辘轳, 可以逐层把矿石提升出地面。他们在井下将采得的矿石进行初步分选,以贫矿、碎石和泥土充填废巷,借以保证提运出的大都是富矿,并减轻井下运输和提升的工作量。在通风方面,创造了利用井口高低不同所产生的气压差, 形成自然风流;并采用关闭已废弃巷道的办法来控制风流,使流向采掘的方向,保证风流能达最深的工作面。在排水方面,把水引向井下积水坑,再用辘轳吊挂水桶提升出地面。这一切,说明了战国时代开矿技术已是相当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