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的发展
春秋以前的散文,都出于贵族之手,都是很典雅的文章。原来贵族的散文,见于《尚书·周书》中的,不外乎“诰”和“誓”两种文体。“诰”是贵族为了政治需要而颁发的文告,“誓”是军队出发前的宣誓,比较起来, “誓”的文体比较接近于口语。到春秋时代,这类文章已逐渐趋向公式化, 逐渐成为僵化的滥调。许多贵族往往脱离了口语,模仿古文作文。例如公元前六四八年周惠王对齐桓公使者管仲所说的话:
舅氏,余嘉乃勋,应乃懿德,谓督不忘。往践乃职,无逆朕命。(《左传》值公十二年)很明显的,这话是模仿古文的,和当时一般人的口语完全不同。这种模仿古文的官样文章,已经成为毫无生气的东西了。
到春秋后期,就出现了用“也”、“乎”、“焉”等语助词的文体。孔子招收学生讲学,所有讲学的记录和言行的记录都采用了当时的口语,《论语》一书便是采用这种文体写成的。孙武所著的《孙子兵法》,是采用这种文体来阐述军事思想的第一部著作。到春秋、战国间墨子讲学的时候,既用这种文体来记录言行,同时也用来作论文,甚至引用古书,为使人容易了解起见,也不免要加以改动。墨子的文章,着重于论证他的政治主张,逻辑性很强。到战国时代,这种文体的应用更广泛了,除了某些官样文章以外,几乎已完全代替了过去典雅的古文。
《左传》一书是战国初期的著作,它不同于专门解释《春秋》的《公羊传》和《穀梁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生动而具有真实性的编年史。这本书不但有丰富的语言,记述春秋时人的对话,圆转曲折,极为活泼,而且叙述历史事件,特别是描写战争,都能绘影绘声,令人读了如同亲历其境。唐代著名的史学评论家刘知幾曾竭力称赞《左传》的叙事文,认为是“古今卓绝” 的(《史通·杂说上》)。分国记录春秋时代贵族言论的《国语》,虽然文学技巧不及《左传》,文辞也是和《左传》相类的。
战国时代诸子的著作如《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 也都是优秀的散文。不论叙述和描写事物还是说明道理,写作的技巧都已很成熟。《战国策》记录战国时代纵横家谈说之辞,“其辞敷张而扬厉,变其本而加恢奇焉”(章学诚《文史通义·诗教上》),也是一部文辞极生动的著作。
清代历史学家章学诚曾经说:“盖至战国而文章之变尽,至战国而著作之事专,至战国而后世之文体备。”(《文史通义·诗教上》)的确,在战
国以前是没有像战国以后的各种文体的。章学诚又说:战国时人的文章“长于讽喻”,“深于比兴”(《文史通义·易教下》),所谓比就是比喻,兴就是运用景物的描写来激动感情。因为战国时人已善于运用比喻、讽刺和描写,以激发读者感情,或者运用寓言、神话、故事等,以充实其内容,所以这些文章是很生动活泼的。
战国时代的散文,以《庄子》最为突出。庄子的后学曾说庄子的著作是“寓言十九”,“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摸不着边际)之辞”(《庄子·天下篇》。司马迁也说他“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史记·老子庄子列传》)。庄子善于运用独特的语汇来描写事物,善于运用丰富的想象力来发挥他奔放的思想感情,善于运用变化多端的文辞来表达思想。鲁迅就曾赞美庄子的文章“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要》第三篇《老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