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令的五行相生说
司马谈论六家要旨,指出阴阳家“序四时之大顺,不可失也”。《汉书·艺文志》也说:阴阳家“敬顺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此其所长也”。阴阳家的著作,普遍为人民所采用的就是《月令》一类的作品。
《礼记》的《月令》(收入《吕氏春秋》作为《十二纪》的首篇),是战国后期阴阳五行家为即将出现的统一的中央集权王朝制定的行政月历。它分月记载了气候和生物、农作物的生长关系,相应地制定了保护、管理各种生产的政策和措施,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月令》用五行相生说来解释四时的运行和万物的变化。春季是草木萌芽和生长季节,气候温和,属于木德。由于木生火,所以春季就转变为夏季。夏季是万物成长旺盛季节,气候炎热,属于火德。由于火生土,所以夏季和秋季之间属于土德。由于土生金,接着就是秋季。秋季是万物开始凋零季节, 有肃杀之气,对生物有杀伤作用,正如金属制造兵器和刑具对人起杀伤作用一样,因而秋季属于金德。由于金生水,所以秋季就转变为冬季。冬季是万物隐蔽蓄藏的季节,气候寒冷,正如水藏于地下和水性寒冰一样,因而冬季是水德。这种说法比较牵强附会,但在当时是反映了朴素的唯物观点。
《月令》中记载有比较丰富的物候观察的结果,体现了长期以来我国在物候学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物候学是没有观测仪器时代的气象学和气候学。它研究一年中四季气候变化和草木抽芽生长开花结果、生物活动变化和候鸟春来秋往等等现象的关系。例如孟春之月“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獭祭鱼,候雁北”;仲春之月“始雨水,桃始华,仓庚鸣”,“玄鸟(燕) 至”。长期以来中原地区人民每年观测家燕的初来以测定春分的到来,春秋时郯国国君就曾对鲁昭公说:“玄鸟氏司分者也。”(《左传》昭公十七年)
《月令》按照四季气候和生物的变化,替即将建立的统一王朝规定调度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活动的程序。例如规定春季禁止伐木,禁止焚烧森林,不准杀害刚生的鸟兽,不准竭泽而渔等等;夏季禁止大兴土木,不准伐大树等等;秋季准备收割、打猎等等;冬季修理农具,收藏谷物等等。所有这些, 都是根据当时农业生产经验规定的,有一定的科学依据。
《月令》还规定了天子每个月在政治上应该做的大事。它有一个原则: “凡举大事,毋逆大数,必顺其时,慎因其类。”就是说,所有国家大事必须顺应阴阳五行的变化。春季是木德,万物开始生长,适宜多用赏赐,因此规定孟春之月“命相布德和令,行庆施惠,下及兆民”。夏季是火德,万物成长繁荣,适宜讲究教育,选举人才,所以规定孟夏之月“命太尉赞杰俊, 遂贤良,举长大,行爵出禄,必当其位”。秋季是金德,对万物起杀伤的作用,适宜于选练军队和施用刑罚,所以规定孟秋之月“命将帅选士厉兵,简练杰俊,专任有功,以征不义”;“决狱讼必正平,戮有罪,严断刑”;仲秋之月“命有司申严百刑,斩杀必当,毋或枉桡”。冬季是水德,万物隐蔽蓄藏,因此规定仲冬之月“可以罢官之无事,去器之无用者,涂阙廷门闾, 筑囹圄,此所以助天之闭藏也”;季冬之月“令宰历卿大夫至于庶民土田之数”。这是把“天人感应”的说法进一步运用到政治上。
阴阳五行家著作这部《月令》,是适应即将出现的统一王朝的需要。《月令》中讲到天子所属,有相、太尉和将帅等官职,构成理想中的中央官僚机
构。它着重提出的政事,如选举人才、选练军队、行庆施惠、决狱平正等等, 都是统一王朝的大事。它要求“行爵出禄,必当其位”,“专任有功,以征不义”,“斩杀必当,无或枉桡”,是认为统一王朝应该这样做的。《月令》规定仲春和仲秋之月,当昼夜一样长的时候,校正度量衡器,这是比较合适的。因为春分、秋分时天气不冷不热,在这时校正当时民间通行的竹木制的度量衡器,可以避免因温度变化而发生误差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