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铸造货币的广泛流通和高利贷的横行

铜币的四种形式

春秋后期,已有铜铸货币的出现。公元前五二四年(周景王二十一年) 曾铸“大钱”。在这以前早已有钱,而且有两种不同币值,或者“母权子而行”,或者“子权母而行”。这时周景王铸“大钱”,是为了“废轻而作重”

(《国语·周语下》)。这种称为“钱”的铜币,是从称为“钱”(即铲) 的农具转变来的。这种铜币又称为“布”,又是“镈”(即锄)的假借字。十分清楚,铜币是模仿“钱”和“镈”等青铜农具形式铸造的。原始的“钱”, 古钱学家称为“空首布”,或称“铲币”。所谓“空首”,指首部有装柄的圆孔,如同铲的“銎”。春秋后期周的王城周围地区流行的空首布,有大型平肩、小型平肩和小型斜肩等三种,近年河南洛阳、伊川、新安、孟津、宜阳等地先后有多批出土,布上铸有十多个周的地名,大型和小型平肩布铸有“王”字的,当是王城所铸。春秋后期晋国太行山以北地区流行着耸肩尖足空首布,一九五四年山西侯马牛村古城南部曾出土十二枚。当为晋的都城所铸。传世这种布铸有甘丹地名,当为邯郸所铸。

战国铸造的铜币,主要有四种不同形式:一、布币,从空首布蜕变而来, 主要流行于三晋(即魏、赵、韩三国),有圆肩、方足、圆跨的,有方肩、方足、圆跨的,有方肩、尖足、圆跨的,有方肩、方足、方跨的。二、刀币, 从工具中的刀蜕变而来,主要流行于齐、燕、赵三国。齐刀形制较为长大, 都是尖头,燕、赵形制较短小,方头或圆头。三、圆钱,钱作圆形,圆孔无郭,方孔的出现较迟。主要流行在东周、西周、秦以及赵、魏两国沿黄河地区。四、铜贝,形状像子安贝,该是沿袭古代用贝作货币的习惯而来,主要流行于楚国广大地区。商周墓葬中曾发现没有文字的铜贝或银贝,但尚不能认定是当时的实用货币。铜贝作货币当起于战国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