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两次围攻魏都大梁

公元前二八三年,正当乐毅破齐之后,原来秦、齐、赵三强鼎立斗争的形势改变,秦就肆无忌惮,调发大军围攻魏都大梁,想要攻破大梁,一举灭亡魏国,使秦国领土大为扩展,越过中原连结新得宋邑定陶一带,横断山东各国“纵亲之腰”,于是这年有“攻林”之战(秦简《编年记》);或者称为“林乡军”(《战国纵横家书》十六)、“林军”(《魏策三》第八章、

《魏世家》安厘王十一年)。

当时中原地区称“林”的有南北两地,都因有森林而得名。“攻林”之战所攻的是北林,在今河南中牟东北,正当大梁的西北,此地既有森林,又有便于战马饮水的河流,是适宜用作驻屯大军、进攻大梁的基地的。这年秦军出函谷关,经历了周、韩的地方,越过中原的魏长城,先攻占魏长城东北边的安城(今河南原阳西南),接着就向东南攻取大梁西北的北林,作为围攻大梁的基地。当时中原各国都城的布局,都是西面宫城连结东面的大郭, 韩都新郑的宫城在大郭的西北,魏都大梁的布局也是这样,因此魏王经常游乐的梁囿,就建设在宫城的西北,就是大梁西北城门高门之外,成为秦军围攻大梁必经之地。梁囿是建筑得很讲究的,其中有文台、垂都等游乐的建筑, 种有树木花卉,养有麋鹿。当秦军攻入时,文台被隳毁,垂都被焚烧,林木被斫伐,麋鹿被杀尽,说明秦军围攻大梁,一路上破坏是极其严重的。当时秦军声势浩大,所有魏长城旁边的城邑都已被秦攻占,向东一路攻到了卫的边界和定陶附近(《魏策三》)八、《魏世家》安厘王十一年),目的在于攻灭魏国。

魏国在秦这样围攻的形势下,魏相孟尝君认为只“有诸侯之救则国可存也”。于是他先去见赵王求救,赵王说不能,孟尝君说:“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于是赵王许诺,起兵十万来救。当孟尝君去见燕王求救时,秦军己攻取梁囿,“魏王出国门(指高门)而望见军”,“台(指文台)已燔, 游(指梁囿)已夺”,形势很急危。燕王说:“吾岁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数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孟尝君说:“燕不救魏,魏王折节割地”,将出现四国攻燕的局势,于是燕起兵八万来救(《魏策三》八)。当时韩在秦的压力下已经屈服,已和秦连横,随从秦一起围攻魏,魏正依靠赵燕的合纵而救解,有人游说韩的山阳君,转而与魏、赵、燕三国合纵攻秦,没有成功(《赵策一》第六章)。

秦怕东方各国合纵攻秦,当赵、燕联合救魏时,就解围而退兵了,但是秦还是坚持攻灭魏国的策略,为了避免楚参与合纵,曾许允楚攻取韩的南阳, 就是苏代对燕昭王所说:“秦已得曲阳(原误作“宜阳”)、少曲至蔺、石

(即离石),因以破齐为天下罪。秦欲攻魏,重楚,则以南阳委于楚。”(《燕策二》)秦为了防止赵救魏,曾用武力迫使赵和秦讲和。公元前二八二年秦将白起攻取赵的兹氏(今山西汾阳南,秦简《编年记》)和祁(今山西祁县,

《西周策》),即《秦本纪》所说“拔赵二城”。次年白起又攻取赵的蔺(今山西离石西)和离石(今离石),迫使“赵以公子郚为质于秦”而讲和(《赵

策三》第四章)。紧接着,秦就派白起第二次围攻大梁,就是当时苏厉对西周君所说,白起在攻赵取得蔺、离石、祁之后,“出塞(■塞),过两周, 践韩而以攻梁”(《西周策》第六章,《周本纪》周赧王三十四年)。由于赵、燕再次出兵救魏,秦兵被围困于林中(即林或林乡),迫使秦和燕赵讲和,就是苏代对燕昭王所说:“兵困于林中,重燕、赵,以胶东委于燕,以济西委于赵。”(《燕策二》)因为当时燕将乐毅已破齐,正在攻取齐的胶东,赵正在攻取齐的济西。《史记·秦本纪》和《白起列传》都没有述及这次围攻大梁,因为《史记》依据的是《秦记》,《秦记》讳言失败。

这时赵一面攻取齐的济西,一面与秦对抗。公元前二八三年赵将廉颇攻取齐的阳晋(今山东郓城西,《赵世家》和《六国年表》误作“昔阳”,昔阳在今河北晋县西北,非齐地)。公元前二八○年赵将赵奢攻取齐的麦丘(今山东商河西北)。同年秦将白起攻取赵的代(今河北蔚县东北)和光狼(今山西高平西)二城,斩首三万。

公元前二八一年楚顷襄王召见弋射者,弋射者以射雁作比喻,分析当时国际形势,以为除了楚以外,秦、魏、燕、赵是鶀雁。即大雁;齐、鲁、韩、卫为青首,即中雁;邹、费、郯、邳是罗◻,即小雁。因为五国合纵破齐后, 齐的国力衰落,而燕、赵正强盛。魏虽已失去河东,但在合纵破齐之后,取得大块宋地,设有大宋、方与两郡,因而也还是大国。弋射者主张楚与燕、赵合纵,先攻取魏、齐二国之地,然后合纵攻秦,才能收复失地。认为“秦为大鸟,负海内而处,东面而立,左臂据赵之西南,右臂傅楚鄢郢,膺击韩、魏,垂头中国,处既形便,势有地利,奋翼鼓◻,方三千里,则秦未可得独招而夜射也”(《楚世家》顷襄王十八年)。可知当时秦已成为“东面而立”、形势便利的最强国家。

自从乐毅破齐之后,秦成为形势便利的最强国家,但是它要一举灭亡魏国,也还不容易。公元前二六三年朱已对魏王讲到:“从林军以至于今,秦七攻魏,五入囿中,⋯⋯而国(指国都)续以围,又长驱梁北⋯⋯”(《战国纵横家书》十六、《魏策三》、《魏世家》)。这是说:从公元前二三八年秦初次围攻大梁以来,二十年中,七次围攻大梁,五次攻入了魏王游乐的梁囿,继而兵临城下,把国都包围,并且又长驱进攻大粱以北地区,破坏的灾祸极其严重,结果都没有把大梁攻破,因而没有能够灭亡魏国。因为当时魏还是个大国,还有坚持抵抗和防守的力量,同时因为魏地处中原,魏的存亡关系到赵、燕等国的存亡,是非救不可的。当秦第二次围攻大梁时,由“善用兵”著称的白起为将,苏厉对西周君说:“白起是攻(善)用兵,又有天命也,今攻梁,梁必破,破则周危。”(《西周策》)结果却是“兵困于林中”,被赵燕前来救魏之兵所围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