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武的军事理论

孙武,春秋末年人,齐国田氏的后裔,来到吴国后,帮助吴国改革图强, 得到吴王阖闾的重用。当时吴国“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 孙子与有力焉”(《史记·孙子列传》)。著有《孙子兵法》十三篇。近年从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竹简中,还发现了《吴问篇》等佚文。

孙武总结了春秋末年及其以前的战争经验,创立了适应时代需要的军事理论。主要有下列五点:

(一)把“令民与上同意”的“道”作为决定战争胜败的首要因素。孙武提出决定战争胜败的基本因素,有所谓“五事”和“七计”。“五事”即“道”、“天”、“地”、“将”、“法”;“七计”即“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计篇》)。他把“道”作为“五事”的首位,把“主孰有道”

作为“七计”的首位,就是把“道”作为决定战争胜败的首要因素。 按照孙武的解释,“道”是“令民与上同意也”,就是要使民众与君上

的意愿一致,能够为君上出生入死。实质上孙武的所谓“道”,就是适应时代需要的政治原则。这样把“道”作为决定战争胜败的首要因素,表明他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政治是关系到战争胜败的决定因素。与此同时,他还注意到了民众对战争的态度、天时地利等客观条件、平时严明的管理和训练、战时正确的指挥和赏罚等问题,认为所有这些也都是决定战争胜败的基本因素。

(二)把“知彼知己”(《谋攻篇》)看作正确指导战争的先决条件。孙武认为关系到战争胜败的因素,随时随地客观地存在于战争双方。战争指导者要充分了解彼己双方的情况,正确判断敌情,作好充分的应敌准备,找出双方的行动规律,从而确定自己的作战方案,以战胜敌人。《孙子兵法》中所阐述的一系列作战原则,都是以“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个思想为基础的。这一思想在今天看来,仍然是科学的真理。

(三)在作战指导上强调“致人而不致于人”(《虚实篇》),就是要依靠主观努力取得战争的主动权,善于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所调动。孙武提出:“故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以利动之,以卒待之。”(《势篇》)这就是说,善于调动敌人的将帅,伪装假象迷惑敌人, 敌人就会听从调动;投其所好引诱敌人,敌人就会受骗上当。用小利去调动敌人,用重兵来掩击敌人。他又主张:“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计篇》就是能攻而装作不能攻,要打而装作不要打,要向近处而装作要向远处,要向远处而装作要向近处,等等。总之是通过“示形”即以假象诱骗和调动敌人,使敌人发生错觉而陷于被动地位; 同时自己就能利用有利态势,主动、灵活地打击敌人。

(四)在作战指导上还主张“我专而敌分”(《虚实篇》),就是要集中优势兵力,打击分散的敌人。孙武认为必须明察敌情而不让敌人了解我的真情,即所谓“形人而我无形”,使得敌人不知道“吾所与战之地”,处处防守,兵力分散。我就可以集中兵力,做到“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我“以十攻其一”,“以众击寡”,就能取得战争的胜利(《虚实篇》)。这个“我专而敌分”的原则,是有重要价值的。

(五)在作战指导上更主张“因敌而制胜”(《虚实篇》),就是依据敌情变化而采取灵活战法以争取胜利。孙武认为作战中正兵和奇兵必须互相配合,“以正合,以奇胜”(《势篇》),通常是用正兵当敌,用奇兵取胜。但是这种奇正的变化是不可穷尽的。对待不同的敌人要采取不同的对策,遇到不同的地形要采取不同的作战措施,敌我双方兵力对比不同要采取不同的作战方式,敌情发生变化要随时作出相应的机断处置。他把作战方式因敌情而变化,比作水流因地形而变化,说:“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

化而取胜者,谓之神。”(《虚实篇》)所谓“神”,是指智谋特别高超。孙武关于“奇正之变”和“因敌而制胜”的论述,反映了他的讲求灵活机动的作战指导思想,这在两千多年以前也是难能可贵的。

战国时代的军事家,经常运用《孙子兵法》的理论来指挥作战。例如孙膑在马陵之战中提出他的作战方案时,所引用的兵法,就是依据《孙子兵法》的①。孙武的军事理论,为历来军事家所推重。但是其中也存在着一些糟粕和消极的成分。例如公然提出愚兵政策,把“能愚士卒之耳目,使之无知”作为“将军之事”(《九地篇》);又如笼统地主张“归师勿遏(拦阻),围师必阙(“阙”通“缺”,留缺口),穷寇勿迫(追逼)”(《军争篇》), 等等。这些都反映了孙武军事思想中的时代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