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古文献的整理

《诗经》和《尚书》的编辑和流传

春秋战国时代所说的《诗》,是指自古流传下来的诗歌,大部分可以同音乐和舞蹈配合起来歌唱的。其中有贵族的宗教性颂诗,如《周颂》《鲁颂》之类;也有贵族宴飨时歌唱的诗,如《大雅》《小雅》之类;多数是反映社会生活的诗歌,如《国风》之类。春秋时代贵族常常在宴会中赋《诗》,在交际应对中,引用诗句,往往断章取义,借以表达自己的意思。后来儒家也还把《诗》作为学习的重要内容,同时作为宣传教育的重要手段。“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史记·孔子世家》)。据孔子自己说:“《诗》, 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这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篇》)墨子也说:儒者“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墨子·公孟篇》);还说儒者“弦歌鼓舞以聚徒”, “务趋翔之节以观众”(《墨子·非儒篇》)。流传到现在的《诗经》,司马迁说是孔子从“《诗》三千余篇”中“去其重”而编成的,不免夸大,但是,这部《诗经》出于儒家的整理和编辑,该是事实。我们查考《墨子》书中引《诗》十则,不见于今本《诗经》的有四则之多,和今本次序不同的有三则,字句不同的有二则,大致相同的只有一则,可知当时墨家所读的《诗》不同于今本《诗经》,今本《诗经》当出于儒家整理编辑。《诗经》是西周时期和春秋前期的诗歌总集,它标志着我国文学的光辉起点。

当时所说的《书》,是指自古流传下来的历史文献。流传到现在的《尚书》,出于西汉初年儒家伏生所传授。司马迁说是出于孔子的“编次”,看来不可信。因为其中就收有战国时代的著作《尧典》和《禹贡》等篇。但是它出于战国时代儒家所编辑,该是事实。我们查考《墨子》书中引《书》二十九则,连篇名、文字都不见于今本《尚书》的有十四则之多,篇名、文字和今本《尚书》不同的一则,文字不见今本《尚书》的六则,引《泰誓》而不见今本的二则,与今本有出入者二则。说明墨家所读的《尚书》和儒家大不相同。《墨子》所引的《尚书》,主要是有关禹、启、汤、仲虺、周武王等人的文献;而今本《尚书》二十八篇中,《周书》要占一半,大多是西周初年的文献,其中有十篇记载着周公的长篇大论,主要宣扬的是文、武、周公之道,应该出于儒家编选的结果。

墨家引用《诗》《书》,用作他们的理论依据;儒家编辑《诗经》《尚书》,同样是为了用作他们的理论依据,同时还用作他们聚徒讲学的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