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内地长城的建筑

春秋战国间,由于农民在农业生产中取得丰富的经验,提高了建筑堤防

① 《战国策·韩策一》策士所造张仪的话说:“料大王之卒,悉之不过三十万, 除守徼亭、障、塞, 见卒不过二十万而已矣。”《魏策一》又说:“魏地方不至千里,卒不过三十万人, 卒戍四方,守亭、障者参列,粟粮漕庾不下十万。”可知战国时代各国边境已有亭、障等设备。《韩非子·内储说上篇》载: 吴起为魏西河守,“秦有小亭临境”,“不去则甚害田音”,这就是秦边境上的亭。贸谊《新书·退让篇》说“梁之边亭与楚之边亭皆种瓜”,这种亭已和秦、汉时代边境上的亭性质相同。战国末年著作的《墨子·备 城门篇》说城上设亭来防守,每个亭设有一个尉。《史记·白起列传》载:秦昭王四十七年六月“陷赵军, 取二鄣四尉”。可知战国时代的鄣也己没有尉防

① 战国时各国边境已普遍设有烽燧等报答设备,例如《史记·信陵君列传》说:“北境传举燧,言赵寇至。”

《李牧列传》称李牧“日击数牛飨士,习射骑,谨烽火”。秦新郪虎符铭文说:“燔鐆事,虽毋会符,行

  • (也)。”战国末年著作的《墨子·号令篇》说:“与城上烽燧相望,昼则举烽,夜则举人。”《墨子·杂守篇》说:“亭一鼓,寇烽,惊烽,乱烽,传火以次应之,至主国止。其事急者,引而上下之。烽火以(已) 举,辄五鼓传,又以火属之,言寇所从来多少。 望见寇,举一烽;入境,举二烽;射妻(要),举三烽,一蓝(鼓);郭会,举四烽,二蓝(鼓);城会,举五烽,五蓝(鼓);夜以火如此数。”从这里, 可知当时用烽火报警,已有各种不同的记号。烽是用滑车悬挂在木杆上的,可以“引而上下之”。火就是苣火,也就是火炬,用火光来传达警报,一般是在夜间使用的。

的技术,各大河流都陆续建筑了大规模的堤防。当时在进行兼并战争中,由于战争规模的扩大和战争方式的运动性,很需要建筑大规模的防御工程,就利用建筑堤防的技术,把边境上原有的大河堤防加以扩建,把原来的水利工程改造成为军事上的防御工程。公元前四六一年秦国曾“■河旁”(《史记·秦本纪》),公元前四一七年秦又“城堑河濑”(《史记·六国年表》),不断地在黄河旁建筑防御工事,目的在于防止魏的进攻。到公元前四○八年, 秦的河西已完全失守,退守到洛水,也就“■洛”(《史记·秦本纪》)了。这些■、城堑都是由河的堤防扩建而成的。比较大规模的,比较长的,也就称为长城了。中原各国在内地建筑长城的情况大体如下:

(一)楚方城楚的长城叫方城,东半部早在春秋时代就已有了。东半部从鲁关(今河南鲁山西南鲁阳关)起,向东经犨县(今鲁山东南),到达■ 水,折向东南,到达沘阳(今河南泌阳),形成矩形。这是利用山脉高地连结■水和沘水的堤防筑成,所以方城也称连堤。《吕氏春秋》曾说:魏文侯“南胜楚于连堤,东胜齐于长城”(《下贤篇》)。到战国时代楚顷襄王时, 又扩建西半部,从鲁关向西,东北连翼望山(今河南来川南),南向到达穰县(今河南邓县),“累石为固”,又形成另一个矩形。方城大概就是由于它筑成矩形而得名。①

(二)齐长城齐国也较早修建了它的长城。公元前四○四年,三晋曾伐齐入长城(《水经·坟水注》引《竹书纪年》、◻氏编钟铭文)。到公元前三六八年,赵又侵齐到长城(《史记·赵世家》)。齐的长城也是利用原有的堤防连结山脉陆续扩建而成的,到公元前三五○年,齐又曾“筑防以为长城”(《史记·苏秦列传·正义》引《竹书纪年》)。由于齐的长城是由堤防接连扩建而成的,所以也称为“长城钜防”(《战国策·秦策一》策士所造张仪语、《燕策一》苏代语、《史记·楚世家》顷襄王十八年大射者语)。齐长城也是陆续修筑成的。大概西部先筑成。齐长城西端起于防门,防门早在春秋时已扩建为防御工程。公元前五五五年晋联合中原各国伐齐,齐在平阴(今山东平阴东北)集结兵力进行抵御,“堑防门(平阴古城南三里)而守之广里(平阴古城西北)”(《左传》襄公十八年)。防门原为堤防之门, “堑防门”就是扩建堤防为防御工程。战国初期三晋多次攻入齐长城,说明齐长城的西部在战国初期已建成,到公元前三五○年“筑防以为长城”,是进一步扩展长城。齐长城从防门起,东向经五道岭,绕泰山西北麓的长城岭, 经历泰沂山区,一直到小朱山入海。①

① 《左传》僖公四年载屈完说:“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以往有的注释家因为汉水是水名,认为方城是山名。但《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载伯州犁说:“此子为穿封戌,方城外之县尹也。”《左传》昭公十三年载叔向说:“有楚国者,其弃疾乎?君陈、蔡,城外属焉。”杜注:“城,方城也。”可知方城该是长城,不是山名,否则不能把县说在方城外,更不能把方城简称为城。《水经· 水注》引盛弘之说: “叶东界有故城,始犨县,东至■水,达沘阳界,南北联,联数百里,号为方城,一谓之长城云。”又说: “郦县有故城一面,未详里数,号为长城,即此城之西隅,其间相去六百里。北面虽无基筑,皆连山相接, 而汉水流而南。”《史记·赵世家·正义》引《括地志》说:“故长城在邓州内乡县东七十五里,南入穰县,北连翼望山,无土之处,累石为固。楚襄王控霸南土,争强中国,多筑列城于北方,以敌华夏,号为方城。”据此,西半部是楚顷襄王时所筑。盛弘之所说东半部,当春秋时代已有。方城的东西两半部以鲁关为中心。鲁关以东该是春秋时所造,鲁关以西该是楚顷襄王时所造。

① 《后汉书·郡国志》济北国下云:“卢有平阴城, 有长城至东海。”《水经·汶水注》说:“〔泰〕

(三)魏长城魏长城是利用洛水(北洛水)的堤防扩建而成的,所谓“魏筑长城,自郑滨洛以北,有上郡”(《史记·秦本纪》)。《盐铁论·险固篇》也说:“魏滨洛筑长城。”南端起于郑(今陕西华县),越渭水和洛水, 经历今大荔、澄城、洛川等具,沿洛水东岸的堤防北上。②

(四)魏中原长城《后汉书·郡国志》河南郡下说:“卷有长城,经阳武到密。”《史记·苏秦列传·集解》和《索隐》引徐广说同。这条长城从黄河边的卷(今河南原阳西)开始,东向到阳武(今原阳东南),折往西南行,到达密(今河南密县东北)。③这是公元前三五八年魏国所筑。《水经·济水注》说:“案《竹书纪年》梁惠成王十二年(公元前三五八年)龙贾率师筑长城于西边。亥谷以南,郑(按即韩国)所筑矣,《竹书纪年》云是梁惠成王十五年筑也。”这是说这条长城的亥谷以南一段为韩所补筑。《淮南子·说林篇》说:“秦通崤塞而魏筑城也。”高注:“魏徙都大梁,闻秦通治崤关, 知欲来东兼之,故筑城设守备也。”魏国防备秦国越过崤关东来兼并的“城”, 就是这条在大梁以西的长城。

(五)中山长城公元前三六九年所筑(《史记·赵世家》)。

(六)赵的南长城公元前三三三年所筑(《史记·赵世家》),是由漳水、滏水(今滏阳河)的堤防接连扩建而成的①,即赵武灵王所谓“我先王因世之变,⋯⋯属阻漳、滏之险,立长城”(《史记·赵世家》武灵王十九年)。从当时战争形势来推断,大体上这条长城从今河北武安西南起,东南行沿漳水,到今磁县西南,折而东北行,沿漳水到达今肥乡南。

(七)燕的南长城是由易水的堤防扩建而成的,当时即以“易水长城” 连称(《战国策·燕策一》策士所造张仪语)。根据《水经·易水注》和《滱水注》,结合现存遗迹和地方志所记载的遗迹,这条长城从长城门(今河北易县西南)起,穿过北易水,沿着南易水东向,经过汾门(今徐水西北), 再沿着南易水和滱水(今大清河)而走向东南的。②

山上有长城,西接岱山,东连琅邪巨海,千有余里,盖田氏之所造也。”《史记·楚世家·正义》引《太山郡记》说:“大山西北有长城,缘河经太山千余里至琅邪台入海。”又引《齐记》说:“齐宣王乘山岭上筑长城,东至海,西至济州,千余里以备楚。”又引《括地志》说:“长城西北起济州平阴县,缘河历太山北岗上,经济州、淄州,即西南兖州博城县北,东至密州琅邪台入海。”齐长城的西端起于平阴古城南三里的防门。《水经·济水注》引京相璠说:“平阴城东有长城,东至海,西至济,河道所由,名防门, 去平阴三里。”张维华《齐长城考》(《禹贡》半月刊第七卷第一、二、三合期),根据地方志所载遗迹, 推定齐长城从防门(今平阴东北)起,入今长清西南境,东向经五道岭,入长清东南境,东北行入泰安, 绕泰山西北麓的长城岭(即大横岭)东行,经历城南界,沿章丘、莱芜两县交界,经博山东南行,入朐临、沂水两县交界曲折东行,越穆陵关,经安邱西南界之太平山,入日照北境,经诸城南境,到胶南小朱山入海。

② 《史记·魏世家·正义》以为魏“塞固阳”的固阳,就是汉的固阳县,在今河套外乌拉特的东北。但这

时魏国的领土远不能到达这里,不足信。

③ 《水经·阴沟水注》说:“右渎东南经阳武城北,东南绝长城;经安亭北,又东北会左渎,左渎又东绝长城。”《水经·渠水注》又说:圃田泽“在中牟县西,西限长城”。

① 《史记·赵世家》肃侯十七年“筑长城”,《正义》说:“刘伯庄云:盖从云中以北至代。按赵长城从蔚州北,西至岚州北,尽赵界。又疑此长城在潭水之北,赵南界。”这时所筑长城,自当以“赵南界”之说为是。潭水乃漳水之误。

② 《水经·易水注》说:“易水又东届关门城西南,即燕之长城门也。 易水又东历燕之长城,又东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