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小国的疆域

各小国的疆域,以宋、鲁为最大,郑、卫次之,莒、邹、周又次之,杞、蔡、郯等国,都不过占今一县地。(一)宋国有今河南省东南部和今山东省、江苏省、安徽省之间一部分地。国都原在睢阳(今河南商丘西南),在战国初期宋昭公、宋悼公时可能迁都彭城(今江苏徐州)①。(二)鲁国有今山东省的东南部,国都在曲阜(今山东曲阜)。(三)郑国有今河南省中心部分,

① 魏惠王迁都大梁,《史记·魏世家》和《商君列传》认为事在魏惠王三十一年,是因秦、赵、齐交侵和卫鞅大破魏将公子印之故。但《魏世家·集解》和《孟子正义》引《竹书纪年》说:“梁惠成王九年四月甲寅徙都大梁。”(《水经·渠水注》、《汉书·高帝纪》注、《路史·国名记》又引作梁惠王六年)霍学淇《介庵经说》卷九、《竹书纪年义证》卷三六和朱右曾《汲冢纪年存真》都以《竹书纪年》之说为是,

《战国策·楚策一》载:“江乙恶昭奚恤,谓楚王曰:邯郸之难,楚进兵大梁,拔矣。昭奚恤取魏之宝器, 以臣居魏知之。”可知魏惠王十六年魏围邯郸而楚出乒救赵时,魏已徒都大梁,因而大梁成为楚的主要进攻目标。《史记·秦本纪》载:“秦孝公十年卫鞅为大良造,将兵围安邑,降之。”秦孝公十年即魏惠王十八年,如果这时安邑是魏都,不可能一围即降,同时魏也不可能放弃自己的国都而攻占赵国的国都,并继续和齐在襄陵作战,魏惠王二十九年马陵之役,据《史记·孙子列传》,齐将田忌最初要“直走大梁”, 正因为这时大梁已是魏都。

① 宋国在宋昭公、宋悼公时可能迁都到彭城,主要证据有二:一、《史记·韩世家》载:“文侯二年,

伐宋,到彭城,执宋君。”韩文侯二年当公元前三八五年,这时宋君在彭城,所以韩军“到彭城,执宋君”。据《史记·六国年表》,韩文侯二年当宋休公十一年,而《宋世家》未见有宋休公被俘事,宋休公在位二十三年去世。但是宋休公以前的宋悼公,《史记》说在位八年去世,而《宋世家·索隐》说“按《纪年》为十八年”。如果宋悼公在位年数应依《竹书纪年》作十八年,那末被韩文侯捉去的宋君就是宋悼公。宋悼公在位首尾有十九年,他在韩文侯二年被韩捉去杀死,因而他的谥法为“悼”。宋休公即位时因悼公被韩捉去杀死,没有逾年改元,就把宋悼公十九年改为元年,于是记载上宋悼公只十八年了。二、公元前三九○年齐曾攻取魏的襄陵(《史记·魏世家》、《六国年表》)。此后齐、魏两国一再在襄陵交战。襄陵在今河南睢县,正当商丘西。公元前三六五年魏伐宋取得仪台,仪台又在今商丘东南。如果这时宋都还在今商丘,将处于魏的三面包围之中。钱穆《先秦诸子系年考辨》对此有考证。

国都在郑。(四)卫国有今河南省、山东省之间北部的一部分地,国都在濮阳(今河南濮阳西南)。(五)莒国有今山东省安邱、诸城、沂水、莒、日照等县间地,国都在莒(今山东莒县)。(六)邹国有今山东省费、邹、滕、济宁、金乡等县间地,国都在邹(今山东邹县南)。(七)周有今河南省孟津、洛阳、偃师、巩、汝阳等县间地,过黄河有今温县的小部分地。国都在成周(今河南洛阳东北)。(八)妃国约有今山东省安邱东北地。(九)蔡国约有今安徽省寿县北部地。(十)郯国约有今山东省郯城西南地。(十一) 任国约有今山东省济宁北部地。(十二)滕国约有今山东省滕县西南地。(十三)薛国约有今山东省滕县东南地。(十四)费国有今山东省费县东部地②。

(十五)倪国,“倪”一作“郳”,邹别封之国,在今山东省滕县东,一说在山东省枣庄西北。(十六)曾国,战国初期,建都于西阳(今河南光山西南),并占有今湖北省随县到安陆一带。这个曾国当是西周末年和申一起招来犬戎攻灭西周的姒姓缯国,原在今河南方城一带,春秋时称为缯关,因受楚的逼迫而逐步南迁的。①(十七)缯国,“缯”一作“■”,在今山东省苍山西北,也是姒姓。公元前五六七年为莒所灭,后来又复国,到公元前四○ 五年又为越所灭。这一缯国当是姒姓曾国东迁的一支②。

当时有所谓“泗上十二诸侯”(见《田世家》及《韩诗外传》卷十第六章等),指泗水两侧地区存在着十二个小国。《史记·秦本纪》于孝公元年, 论及当时形势,讲到“河山以东强国六”,“淮泗之间小国十余”。《楚策一》第十八章张仪游说楚王,谓楚王“举宋而东指,则泗上十二诸侯尽王之有已”。《史记·张仪列传》同。《索隐》谓“十二诸侯,宋、鲁、邾、莒之比也”。胡三省《通鉴注》说:“宋、鲁、邹、滕、薛、郳等国,国于其间,齐威王所谓泗上十二诸侯。”所谓泗上十二诸侯,当指宋、卫、鲁、邹、滕、薛、郳、莒、费、郯、任、邳等十二国③。

② 《孟子·万章下篇》有费惠公,当是季孙氏后裔依封邑费而独立成小国。《楚世家》顷襄王十八年弋射者说:“驺(即邹)、费、郯、邳者罗鹫也”,《吕氏春秋·慎势篇》说:“以滕、费则劳,以邹、鲁则逸”,可知费国至战国后期尚存。

① 一九七八年湖北随县城关西北五里擂鼓墩发现战国初期曾国君主曾侯乙大墓,出土文物七千件之多。出土有“楚王熊章镈”,铭文作:“佳(唯)王五十又六祀,返自西阳,楚王酓(熊)章作曾侯乙宗彝,■

(奠)之于西阳,其永■(持)用亨。”北宋时安陆曾出土两件铭文相同的钟。楚惠王于公元前四三三年制作曾侯乙宗庙用的札器,送到西阳祭奠。西阳当即曾的国都所在。从随县近郊发现曾侯大墓和宋代安陆曾出土“楚王熊章钟”来看,这时曾国领地除潢河流域的西阳以外,还占有涢水流域的随县和安陆。这个曾国,当即西周末年追随申国和犬戎一起灭亡西周的姒姓缯国。原在今河南方城一带(春秋时称为缯关), 后来逐步南迁,当出于楚的逼迫控制。近年在河南新野、湖北随县均川、京山苏家垅等地出土有春秋前中期的曾国铜器。详见杨宽、钱林书《曾国之谜试探》,《复旦学报》一九八○年第三期。近年湖北出土的曾子斿鼎铭文(上海博物馆藏,马承源主编《商周青铜器铭文选》第四四六和四四七页著录),称“惠于刺(烈)曲”,即《世本》所说:“曾氏,夏少康封其少子曲烈于■”(《通志·氏族略》卷三所引), “曲烈”当为“烈曲”之误,据此可知这个曾国确是姒姓。

② 《春秋》和《左传》都说鲁襄公六年(公元前五六七年)“莒人灭■”。■后来又复国而为越所灭。《战

国策·魏策四》载有人谓魏王:“缯恃齐以悍越,齐和子乱而越人亡缯。”所谓“齐和子乱”,当指公元前四○五年田悼子死后,田和子初立,和氏发生内乱,这年田布杀公孙孙,公孙会(即田会)据廪丘叛于赵,田布围廪丘,三晋发大军来救,田布大败。缯原恃齐以抗越,此时越乘齐内乱而攻灭缯。

③ 程恩泽《国策地名考》据《吕氏春秋·慎势篇》所说“以滕费则劳,以邹鲁则逸”,《楚世家》顷襄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