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学知识的产生和应用

当时手工业工人从制造乐器的生产实践中得到了声学知识,用来指导乐器的制造。

《考工记》的《凫氏》说:

薄厚之所震动,清浊之所由出,侈弇之所由兴,有说。钟已厚则石,已薄则播,侈则柞(咋),弇则郁,长甬则震。

这是说:钟的厚薄,关系到声音的振动,这是钟声清浊的由来;这也和

钟口的宽狭有关。钟太厚则声音发不出(石),钟太薄则声音扩散(播), 钟口宽则声音大而向外(咋),钟口狭则声音不舒扬(郁),柄(甬)太长则振动太大(震)。这里清楚地说明了钟体厚薄、钟口宽狭和音调的清浊、高低的关系。《凫氏》还说:

钟大而短,则其声疾而短闻;钟小而长,则其声舒而远闻。这是进一步说明板振动的振幅和声音响度的关系。钟大而短,振幅小,声音就急而小, 不能远闻;反之,钟小而长,振幅大,声音就宽而大,能够远闻。这是我国有关板振动声学规律的最早论述。《考工记·■人》所讲鼓的制造,也有相同的论述。

《考工记·磬氏》谈到校正石磬发声的办法是:

已上则摩其旁,已下则摩其耑(端)。因为石磬如果短而厚,发声就清, 音调就高;如果广而薄,发音就浊,音调就低。因此检验磬的发声时,如果音调太高(“已上”),校正办法是磨它的两旁,使它薄一些;如果太低(“已下”),校正办法是磨它的两端,使它短而厚些。这种校正办法就是依据实践中得到的声学知识来制定的。

随着声学知识的进步,十二音律的制作也有了细密的办法。十二律中“黄钟”是标准音,《吕氏春秋·适音篇》说:“黄钟之宫,音之本也,清浊之衷也。衷也者,适也。”这时已把十二律和十二月相配合,并且明确了十二律之间相生的关系。《吕氏春秋·音律篇》说:

黄钟生林钟,林钟生太簇,太簇生南吕,南吕生姑洗,姑洗生应钟,应钟生蕤宾,蕤宾生大吕,大吕生夷则,夷则生夹钟,夹钟生无射,无射生仲吕。同时还指明这种相生关系,有“上生”和“下生”之别:

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为上,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为下。

为便于说明起见,列为一表如下:

律 名

黄 钟

林 钟

太 簇

南 吕

姑 洗

应 钟

月 属

仲 冬

季 夏

孟 春

仲 秋

季 春

孟 冬

上生或下生

起 律

律 名

蕤 宾

大 吕

夷 则

夹 钟

无 射

仲 吕

月 属

仲 夏

季 冬

孟 秋

仲 春

季 秋

孟 夏

上生或下生

关于“上生”和“下生”的计算方法不同。《吕氏春秋·音律篇》说: 三分所生,益之一分以上生;三分所生,去其一分以下生。这是说,以

上一律之值再加以上一律的三分之一,就是“上生”;把上一律之值减去三分之一,就是“下生”。如果以α表示上一律之值,X 表示“上生”之值,y 表示“下生”之值,则得:

a 4

上生: x=a+ 33 a

下生: y=a a 2 a

33

这就是《汉书·律历志》所说的“参(三)分益一”和“参(三)分损

一”。也就是《淮南子·天文篇》所说:“上生者四,以三除之;下生者倍, 以三除之。”根据黄钟以当时尺度九寸为标准,按“上生”和“下生”的计算方法推算,十二律管的长度应是:

律名

黄钟

林钟

太簇

南吕 姑洗

应钟

管长(寸)

9

6

8

5 1

3

7 1

9

4 20

27

律名

蕤宾

大吕

夷则

夹钟 无射

钟吕

管长(寸)

6 26

81

8 104

243

5 451

729

7 1075

2187

4 6524

6561

612974

19683

当时十二律的制作有这样细密的计算办法,这是和当时声学知识的进步分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