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织工艺的进步

这时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的农村里,普遍养蚕。从荀况所作《蚕赋》

来看,当时养的是春蚕,是一种三眠蚕,人们已经掌握蚕儿生长发育的规律, 认识到气候闷热、湿度高时,蚕儿容易生病。

根据《禹贡》记载丝织物的贡品:兖州是“织文”,是一种染色的丝织物;青州是“檿丝”,是柞蚕的丝;徐州是“玄纤缟”,是一种黑而细的丝织品;扬州是“织贝”,是一种染色丝织品;荆州是“玄 纁”,是黑色和黄赤色的丝织品;豫州是“纤纩”,是一种细的丝绵絮。这个记载说明战国时代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都生产丝织物。其中以齐鲁等国生产的比较精美。齐国女红(工)的纺织技术极为著名,生产出来的丝织物行销很广,所谓齐“冠带衣履天下”(《史记·货殖列传》)。

这时丝织技术已较进步,人们懂得用加草木灰的温水来练丝①,这不仅是为了漂白,也是为了除去蚕丝纤维表面的一层丝胶,使丝变得更光泽更柔软。当时各诸侯国常用丝织物作赏品,多到“锦绣千纯”(《战国策·秦策一》、

《赵策二》,“千纯”是五千匹)。

由于楚墓所在的地理条件和结构,有利于保存丝织品,近年楚墓中发现不少精美的丝织品。一九七五年湖南长沙左家塘楚墓出土了衣衾残片,有黄、棕、褐三色的平纹绢和二或三重经组织结构的锦①。一九八二年湖北江陵马山楚墓发现了完整的衣物三十五件和许多残片,大体可以分为八类:(一)细薄平纹的“绢”,(二)比绢厚实的“绨”,(三)方孔而平纹的“纱”,

(四)绞经而有网孔的“罗”,(五)平纹上起斜纹花的“绮”,(六)平纹而经线提花的“锦”,(七)“绦”是丝织窄带,有两种,一种是纬线提花的,另一种是针织的。(八)“组”是用经线交叉编织的带状织物。丝织品的花纹可分为四种:(一)几何纹,多见的是菱形纹;(二)植物纹,多见的是花卉纹,偶尔也有树木纹;(三)动物纹,多见的是凤纹,其次是龙纹,偶有虎、马、鹿、犀兕等纹。(四)图案化的人物纹,仅见舞者、猎者、御者三幅。②

上述八类丝织品中,以绢的用途最广。用作衣衾夹裹的绢较为稀疏,用作衣衾面和绣地的绢较为紧密。绢的经线密度为每厘米四十四至一百六十四根不等。纬线密度为每厘米二十至七十二根不等,厚度在零点零四至零点二五毫米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