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的开凿和水利工程的兴办
公元前四八六年,吴国曾在邗(今江苏扬州西北)筑城,在长江淮河间开凿运河,称为邗沟。从今扬州向东北穿凿到射阳湖(在今江苏淮安东南), 再经射阳湖到末口(在今淮安北五里)入淮(《汉书·地理志》江都县注、
《左传》哀公九年杜预注)。这是运河最早开凿的一段。公元前四八二年, 吴国又从淮河继续开一条运河通到宋鲁两国间,北面通沂水,西面通济水(《国语·吴语》)。这条运河该即《禹贡》和《汉书·地理志》的菏水,它沟通了济水和泗水,而泗水下流注入淮水,越淮水可以和邗沟相连接。这样就把长江水系和黄河水系连结了起来。春秋末年吴国开凿这些运河,固然为了便于争霸,有其政治上军事上的目的,但客观上也便利了交通和农业灌溉。
到战国时代,各诸侯国就开始专为农业灌溉而开凿运河。魏国在魏文侯时,邺(今河北磁县东南邺镇)县令西门豹曾兴建“引漳水溉邺”的水利工程,开了十二条渠,利用灌溉冲洗,使得含有过多的盐碱成分的“恶田”变为能种稻粱的良田,成为改良土壤的典范。①魏国有个大湖泊叫圃田(在今河南中牟西),是古代著名的大湖泊之一。公元前三六○年(魏惠王十年), 魏国曾在黄河、圃田间开凿了一条大沟(运河),使黄河的水流入圃田,又从圃田开凿运河。公元前三三九年(魏惠王三十一年),魏国又从大梁的北郭开凿大沟(运河)来引圃田的水(《水经·渠水注》引《竹书纪年》), 这是魏迁都大梁以后,在大梁周围开始兴修水利,就是鸿沟最早开凿的一段。鸿沟是战国时代陆续开凿成功的,是当时中原大规模的水利工程。鸿沟的主于,从今河南荥阳以北,和济水一起分黄河的水东流,经过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折而向东南流,经过陈的旧都(今河南淮阳),在今沈丘附近注入颖水,而颖水下流注入淮水。这样就沟通了黄河和淮水的交通。另有丹水成为鸿沟的分支,从大梁东流直到彭城(今江苏徐州)注入泗水。又有睢水从
① 《史记·河渠书》曾说:“西门豹引漳水溉邺,以富魏之河内。”褚少孙所补《史记·滑稽列传》说: “西门豹即发民凿十二渠,引河水灌民田,田皆溉。”《吕氏春秋·乐成篇》则说这个工程是魏襄王时邺令史起修建的。建成之后,“民大得其利,相与歌之曰:‘邺有圣令时为史公,决漳水灌邺旁,终古斥卤生之稻粱。’”
大梁以南从鸿沟分出东南流,经过宋都睢阳(今河南商丘东南),经今安徽宿县、江苏睢宁以北,注入泗水。更有◻水也从大梁以南从鸿沟分出东南流, 经过蕲(今宿县南)而注入淮水。这些河流的设计开凿疏通,显示了当时水利工程技术水平的进步。它充分利用了这片平原东南比较低下的地势,构成了济、汝、淮、泗之间一套水道交通网。这是战国前期魏国大兴水利的结果, 既便利中原地区的交通,又利于发展农业生产和商业交换。此外,其他中原诸侯国所开凿的运河也很多。①
这时不仅中原和南方地区,从关中到巴蜀,比较大型的水利工程也兴办起来了。公元前三六○年,魏国瑕阳(今山西临猗西)人曾从岷山(即蒙山, 在今四川芦山北)开导羌地的青衣水,使东和沫水(今大渡河)相合,到今四川乐山入于岷江(《水经·青衣水注》引《竹书纪年》)。这是受到魏国兴修水利的影响,蜀国聘请魏国水利专家前往进行水利建设,因而魏国吏官特为记载。
最著名的水利工程,要算是岷江水利工程了。岷江沿途高山深谷,水流湍急,每年夏秋,水量骤增,灌县以下常要泛滥成灾。秦昭王时,蜀郡守李冰①,是个杰出的水利专家,他总结了过去治水的经验,因势利导,兴修了这个把水害改变成为水利的工程。相传在李冰主持下,在今灌县西边的岷江中凿开了与虎头山相连的离堆,在离堆上游修筑了分水堤和湃水坝,把岷江分为郫江(即内江)和检江(即外江)两支,并筑有水门调节两江水量②,从此把岷江的水流分散,既可免除泛滥的水灾,又便利了航运和灌溉,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由于堤岸修筑在沙和卵石冲积根深的河床上,不容易修筑永久性的堤岸,于是因地制宜,创造了用竹笼装满卵石、累叠成分水堤的方法,使堤岸能够经受洪水冲击的考验。③这个“穿二江成都中”的水利工程(《史记·河渠书》、《华阳国志·蜀志》、《水经·江水注》),就是目前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开端,二千二百多年以来一直有着巨大的灌溉效益。
其次要数到秦的郑国渠了。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前,韩国企图
减轻秦国的军事压力,派了水工名叫郑国的,进说秦国使用人力,修建引泾水灌溉的水利工程。从仲山(今陕西泾阳西北)引泾水向西到瓠口(即焦籆泽)作为渠口,利用西北微高、东南略低的地形,沿北山南麓引水向东伸展,经今三原、富平等县,穿过许多纵流的小河,从今大荔东南①,注入洛
① 《史记·河渠书》说:“自是之后,荣阳下引河东南为鸿沟,以通宋、郑、陈、 蔡、曹,卫,与济、汝、淮、泗会。于楚,西方则通渠汉水、云梦之野,东方则通鸿沟江、淮 之间。于吴则通渠三江、五湖。于齐则通灾、济之间。”这些沟渠都是春秋战国时代各 国先后所开凿的。
① 据《史记正义》引《风俗通》,李冰为秦昭王时人;而《华阳国志》卷三《蜀志》认为李冰是秦孝文王时人;《水经·江水注》从《风俗通》之说。据《史记·河渠书》和《华阳国志》,李冰尚有“解沫水之害”的水利工程;据《华阳国志》,李冰更有疏通文井江(即今邛水)和洛水的工程。
② 宋人《堤堰志》说:“蜀守李冰凿离堆、虎头,于江中设鼻七十余丈, 指水一十二座,大小钓鱼护岸一百八十余丈,横潴洪流,以分岷江之水。”见《蜀中广记》、《灌江备考》等书所引。
③ 据《元和郡县志》记载:犍尾堰(即都江堰)“李冰作之以防江决,破竹作笼,圆径三尺,长十丈,以石实之,累而壅水。”
① 郑国渠故道久已淤塞,关于它的流经路线,存在不同的说法。杨守敬《嬴秦郡县图》和《前汉地理图》
水(即北洛水),称为郑国渠。这样把许多纵流的小河如冶谷水、清水等截断,引向灌溉总渠中,小河的水就成为灌溉的水源(详见《水经·沮水注》)。郑国渠全长三百多里,灌溉田亩四万余顷。相传人们利用泾水含沙而有肥效的特点,在一段平坦河床下游,利用木料筑成圆凛,填进巨石,成为“石囷”, 用大量“石囷”排列成堰骨②,使泾水到此减低流速,沉淀部分粗沙,引进细沙入渠,既可用来灌溉,又可冲压、降低耕土层中的盐碱含量,收到改良土壤的效果,从而使每亩(相当于今零点七四亩)增产到一钟,即六石四斗(每斗相当于今二升)。从此关中成为沃野,常获丰收。
战国前期的魏国和战国后期的秦国,开凿运河,兴修水利,主要用以灌溉农田,同时也有助于促进水上运输,这对生产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魏国在战国初期、秦国在战国后期所以会富强,这也是原因之一。